長孫無忌回到紫宸殿已經半柱香功夫,他沒有得到皇帝的明示不宜出面,在門外將李泰父子三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
李泰的反應讓他震驚了,對於三個外甥的德行,因為旁觀者清,長孫無忌甚至比李世民還清楚。
按照從前的性子,李泰此次受了天大的委屈險些性命不保,他一定會趁機對皇帝老子哭訴撒潑,然後咬著太子刺殺一事不放,直到把皇帝逼得難為又難堪。
可今天李泰從迴護父皇的熾愛入手,將父親和自己的委屈痛楚深深剖析,而後痛斥太子荒唐絕倫的諸般惡跡,最後絕口不提為自己討還公道,反而以退為進提出回到封地。
此時提出回到封地,皇帝即便犯了失心瘋也不可能答應。
如此一來,便能徹底堵上東宮人馬的嘴,解除了被趕出長安城的後顧之憂。
更絕的是經過今天一番應對,李泰順勢洗白了奪嫡的惡名,這哪裡是一個朝堂白痴的應對,即便換作自己上場,也不能保證比李泰應對得更好。
如果李泰提出設立凌煙閣證明了他的政治眼光,今天一場君臣父子的問對,便證明了他的政治手腕。
從這一刻起,長孫無忌徹底將李泰從弄臣列入朝堂玩家的名單,並正式評估其能夠對太子造成的威脅,以及對朝局會造成的動盪。
驀然間,他想起了李淳風的那番話。
“去封地之說從今往後再也休提,朕雖然做父親失敗,可良心還在,今天若是允了你去往封地,史家會罵我一千年的。
輔機,你也聽得差不多了,進來吧,朕很累,朕恨不能現在抹了脖子追隨觀音婢而去。”
殿內李世民蒼白的聲音傳來,長孫無忌收斂心神推門而入,父子三人為他展現了一副眾生皆苦的浮世繪。
李泰和李承乾見了禮,李世民癱在龍椅上,如同缺氧的鰱魚大口喘氣。
李承乾猶自瘋狂地咆哮咒罵著李泰,順便放飛自我放肆地發洩著對父親的積怨。
李泰雙目蘊淚,撕開衣襟重新包裹傷口。
長孫無忌長嘆口氣,恨鐵不成鋼地看著李承乾,又意味深長地瞥了眼李泰。
李世民舔了舔干涉的嘴唇,眼角含淚道:“讓你看笑話了,輔機,我能治理這萬里錦繡江山,可我卻教不好自己的太子。
可笑我還是什麼天可汗,那些異族聽說了崑崙居的事,會不會笑自己瞎了狗眼?
聖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連自家的逆子都治不好,便是平了這花花世界又如何?”
長孫無忌搖頭道:“為了大唐,陛下已經付出太多,捨得捨得,有舍才能得。
陛下舍了親自教導太子的無數個時日,嘔心瀝血換來了大唐的煌煌盛世。
陛下怎能一葉障目,因小兒輩一時糊塗而一蹶不振?”
李世民悽然笑道:“我哪裡還有資格一蹶不振,我只怕將來見了觀音婢,我要如何面對她。
承乾和青雀都是觀音婢留下的孩子,朕自認對他們都做到了一個父親的極致,分別給了他們我這個當爹的可以給的最好的東西。
可現在看來,我錯了,現在他們都不開心,青雀兒更是受了莫大的委屈。
輔機,你是他們的舅舅,也是現在我唯一能信任的人。
我現在心亂如麻,你給朕指一條明路,朕……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長孫無忌打量了一番漸漸安靜下來的兩兄弟,卻是搖搖頭道:“陛下,解鈴還須繫鈴人。
此事既然是承乾和青雀兄弟之爭,現在青雀又受了委屈,此事如何而決,陛下理當聽一聽青雀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