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離一直以為先祖雖是一代大能,但智商著實不高,但到得此時,他終於明白自己錯了。
先祖並非智商堪憂的那類人,相反,他非常睿智,他的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地點醒了莫離。
一想起自己自以為是地憑藉智商,在先祖面前死命鑽空子的樣子,莫離就覺得臉上一陣發燙,自覺羞愧難當。
莫敢不從並不知道莫離心中的想法,但從他的臉色上看,也大致猜出一二來,不過有些事情,沒必要說出來,心照就好。
莫敢不從只是微微一笑,說道:“修行,修行,修的是行,行才是根本。”
莫敢不從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本是出自文人士子之口,但在修行當中同樣適用。
這萬卷書,你可看成是這個世界上現有的功法,讀萬卷書,就是你在修功法,可是你修的不過是前人的經驗總結,你走的不過是前人走的老路。
可是前人當中,並不缺乏資質絕倫之輩,相反,在他們當中,比你資質好上百倍千倍的多了去了,可他們終究沒能走出一條通天大道來,他們始終走不出樊籠,所以他們的路走不通。
因此,你需要自己去行,自己行出萬里路,才能獲得自己的感悟,你修的是自己的行,而不是沿著別人定下的軌跡走。”
莫離一直認真地聽著,當聽到此處之後,他的眼中有多處了一絲明悟之色。
他知道先祖說的行萬里路,並不是真的要他去走上一萬里路,當然,如果走上萬里路,肯定有不同的感悟,但這不過是表面的理解。
先祖說的萬里路,可以理解成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萬里路,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走法,有的人選擇按照別人為他定好的方式走,有的人選擇借鑑別人行走的方式走。
但是莫離不行,無論是別人為他定製好的路,還是借鑑別人的方式,都跨不出凡修這個範圍。
他要走出一條通天大道來,就必須自己去行,自己去感悟,走出一條與別人不同的路來。
“先祖既然當初有此感悟,那為什麼不這樣做?”
莫離因為好奇,所以突然開口,問出了這麼一個問題來。
莫敢不從一聽,臉上不由得露出尷尬之色,他何曾不想這麼做,可惜當他明白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莫敢不從說道:“我倒是想這樣做了,可是當我想明白的時候,我已經死了,我是在天啟令內的這片天地間想明白的。”
莫離的臉上也顯出了尷尬,似乎這個問題就不該問,如果先祖一早就想明白,憑他的資質,或許早就成神了。
莫離突然想到了什麼,突然再次問道:“先祖,按照您的意思,如果人人去感悟,豈不是人人都有可能成神?”
莫敢不從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對,但也不對,一個知道去感悟,說明他掌握了正確的方向,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悟出正確的道路來,有些人限於資質,即使他掌握了正確的方向,也未必能悟出大道來。”
莫敢不從跟莫離講了很多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身影變得越來越暗道,甚至下半身都已經消失,甚至上半身也開始模糊了起來。
莫離眼中出現了哀傷,可莫敢不從卻只是微微笑了笑。
“看來時限要到了。”莫敢不從喃喃,但他並不為自己即將要消散而感到悲傷,反而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你無需難過。”莫敢不從看著莫離,“按照自己的本心走下去,去感悟人生,去感悟天地,希望你有一天真能成為天命大陸的第一位神靈,一個大陸,只有產生出真正的本土神靈,才能真正完整。”
莫敢不從這句話,飽含著某種深意,這種深意莫離現在還不能理解,但當他成長到某種高度之後,便會真正理解先祖的意思。
話音還在迴盪,但莫敢不從在說完整句話之後,便消散了。
在莫敢不從消散的那一刻,這天啟令內部世界掀起了一陣柔和之光,在這陣柔和之光的席捲下,莫離被捲了出去,然後靈魂歸位,而那天啟令也從此消散了。
在靈魂歸位的那一刻,那融合在莫離體內,變成其道脈的那道天地本源,微微地散發出了本源之光。
本源之光擴散至莫離身體上的每一個部位,慢慢的把莫離山體上的任何傷害都修復了,那些於他體內早已紛紛盡斷的經脈,也被不斷地續接了起來。
續接了還是其次,在續接的同時,那一個個經脈還被擴充套件了,讓得他的經脈比以前的更加壯大和柔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