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交流不夠緊密,或者其中一方能力還不夠吧,衛少禹不再糾結,反正日後肯定會慢慢摸索出來的。
而且斯巴達既然寧願捨棄自己那份果實,也要把她綁來,那麼她必定是對自己或者是對螞蟻們有幫助。
包括斯巴達它們,之所以從開始就這樣忠心耿耿的對待自己,正是因為自己種下了那棵白樹,斯巴達它們這一族群的智力,能力,數量的增長,全都和白樹以及衛少禹有關聯。
它們一開始是在報恩,而現在,則是和衛少禹有了感情。
這也是衛少禹之後從蟻后那裡側面瞭解的。
“你也先幫我站崗放哨吧,一會跟我回營地找個窩,正好你負責以後的高空視野。”
蜘蛛可以在樹上結網,到時候讓她負責高空視野也不錯。
黑寡婦愣了愣,隨後表現出一絲順從,慢慢的走到了斯巴達的身邊。
斯巴達這個傢伙,很不給面子的往旁邊挪了挪,一副咱倆保持距離的樣子,搞的黑寡婦好不尷尬。
畢竟剛加入這個大家庭,跟誰都不熟,而且她的劇毒讓衛少禹都不待見,她自然就顯得格格不入,只得自己在原地運著一肚子氣。
都是為了果實,老孃忍了。
衛少禹伐竹子,螞蟻們完全幫不上忙,它們根本咬不動堅韌的竹子,一點都不行,就連衛少禹的石斧都不管用。
他只有用那個野獸的利爪抵住竹子,用木棍和石塊砸爪背,硬往裡楔。
這也多虧了這爪子太鋒利,真的能楔動,衛少禹感覺換成普通刀子都夠嗆。
竹子這種東西,衛少禹在城市裡並沒怎麼接觸過,可是自從他前幾天砍了幾棵研究了一會,發現這才是真正荒野生存的寶貝。
將它撕成竹條,它可以是繩子,可以編竹筐,竹籃。大的竹節可以當鍋,當碗,甚至可以做筷子。
可以做庇護所的骨骼,可以做防禦的尖刺圍牆,可以做長矛,魚叉,可以做陷阱,甚至是做火把的好材料。
在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猖獗,當時的明軍隊還不能熟練運用火器,戰爭中根本敵不過鋒利的倭刀和詭變的陣法。
直到明軍隊製造出了一種武器,名為“狼筅”,這種冷兵器便是一根竹子,帶枝葉的竹子,在竹頭做矛,枝葉做倒刺鋼鉤。
揮舞起來密不透風,可避人體,所以士兵膽量大增,可以站在前排。
倭刀根本無法砍斷竹子,一旦被卡,則亂刀撲殺,明軍大勝。
所以衛少禹現在既然已經蓋好了小屋,對於竹子的需求仍然非常之大。
接下來的幾天,衛少禹一直都在砍伐和加工竹子。
他必須儘快製作武器和防禦工事,他一直忘不了那頭野豬。
既然那野豬來過一次這裡,就很有可能會來第二次。
而且既然野豬有可能來到海灘,難保其他的野獸就不會來到海灘,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的,在這裡住的越久,碰到野獸的機率也就會越大,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一天兩天,轉眼又是四五天過去了。
衛少禹和權秀善的小日子,過的越來越滋潤,有了庇護所,有食物還有水,有火。
兩人甚至用木頭和芭蕉葉做了兩把太陽傘,偶爾會在海灘坐上一會,享受著短暫的安寧。
日子似乎平靜了下來。
但是短暫的安寧,畢竟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