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康與母親等一行,前往薊都。這對所行沿途的郡縣來說,可都是一件大事。
按姬康現在的聲望,儘管自己要求低調。這在遼地來說,很好辦到。
因為遼地各郡縣官員,都知道自家君侯的秉性,很討厭迎來送往這種事情。
但一出遼西郡,情況就不一樣了。姬康與母親一行所到之地,其他郡縣的官員就在官道旁,帶領眾多計程車紳迎接姬康等一行。
這個時候,姬康總是會笑容滿面,下車來給予這些官員及士紳,給予慰聲安撫。
回到車上,則連連嘆氣。
母親姬趙氏以及清竹、清梅等人,看到姬康如此,無不啞然失笑、忍俊不住。
四月上旬,姬康與母親等一行,終於到了薊都。
燕國朝堂上下,對於姬康等一行,給予了高度重視。
宮中乃至朝堂將卿與樂間等眾多官員,都出城來迎接。
將卿與樂間等燕國朝堂的眾多官員,看到保護姬康的遼地士卒時,都暗暗吃驚。
一色的鎧甲頭盔,與燕國的軍隊,顯然不同。雖只有一千多人,但站立在姬康的身後,紋絲不動,一股殺戮之氣,撲面而來。
眾人內心暗歎:“不虧為滅國立郡,開疆闢土的勇士呀!”
一番客套等諸多禮節,在此不必細說。
姬康作為外封諸侯,現在回到薊都,是不能再回去薊宮住了,必須住在宮外。
但姬康做為燕國太子的兒子,還是有其特殊性的。
前兩年,姬康的父親姬允,就分別給兩個兒子姬喜、姬康兩人,在薊都賞賜了地方。
讓姬喜與姬康兩人,他們自己建府。
姬康的遼城君府,早派人給建好了,放在那裡。
此番是姬康回薊都,第一次入住。在薊都的廖山等遼地官員,自然不敢大意,早早就把遼城君府根據姬康在襄平城的喜好,給建造裝扮一新了。
母親姬趙氏與老總管姬茂、清竹、清梅等人,隨宮內侍官等人先回去薊宮。
而將卿、樂間等眾多官員,也被姬康先打發回去,跟燕國朝堂覆命。
燕國朝堂在城外的一處軍營,專門騰空來安置,保護姬康等一行的隨行士卒。姬康把五百騎兵警備營與一千步兵,安置在城外營中,自己則帶著一百多親衛,回城內的府上。
姬康原先在薊都的時候,年紀尚幼,再說也沒時間去逛薊都城。
此番來到薊都,感覺自是不同。
姬康與陪同的魯仲連、蘇代兩位先生,以及石敢、田光等一行。按姬康的吩咐,從薊都最繁華的街道經過,讓眾人觀看下薊都的街景,然後再轉道前往遼城君府。
現在這個季節,正是春天最美好的季節。這幾條繁華街道之上,車馬行人,販夫走卒,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