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殿內,姬康在繼續闡述著,自己對遼地將來的戰略。
“海軍不但要探明周邊靠海幾郡的狀況,另外,要沿興東郡黑河和松花江的入海口,探明我遼地內陸黑河郡、遼北郡、興安郡大河、大江的水上通道。”
“如此,我遼地所有的九郡,除陸路外,又透過大河、大江以及大海,重新建立起了一條聯絡的通道。”
劇辛、鄒衍、魯仲連、蘇代四人相互看看,都點了點頭。
在姬康的前世,東北三省,除遼省有海路外,黑省和吉省都是陸地的省份,經濟發展緩慢。
為什麼呢?因為幾條大江的入海口被外族給佔領了,沒有海上通道,你發展肯定沒沿海省份和城市快。
但此時,這些入海口的地方,都已回到了中原王國的版圖之內,在姬康的下轄之地。這樣就可以建立一條完整迴圈的海上通道,姬康內心感到非常的欣慰。
姬康的手點向了東面的倭國列島,這個時候的倭島還沒真正的統一,《漢書》中“……倭人,分百餘國。”是此時倭島真正的寫照。
姬康的聲音,響徹在劇辛等四位先生的耳邊:“倭島目前是分百餘國,我遼地現在沒時間、也沒有過多的精力的去關注倭島,就等以後再說吧!”
接著,年輕君侯的手,點向了齊國北部、遼東郡南部的海面,點了點漢城郡涉羅島(濟州島)的一片海域。
對劇辛等四人,緩緩而道:“之所以說海軍重要,要大力發展,不僅是要完成我遼地各郡的海路通道,而是我遼地要著眼於將來,乃至未來。”
說到這裡,年輕的君侯轉過身來,慎重地對幾個重臣言道:“四位先生,我華夏一族,今後不但是陸地強國,必然也一定是未來海洋上的強國。”
“小子以為,等我華夏天下一統後,必然要向海洋發展。大家也看到過那個西方之人,所製做的地球儀。這個世界很大,我華夏不過只佔了,其中極小的一部分而已。”
“我華夏一族,不可一葉障目,而不見遠處的密林。我華夏一族的將來,在於陸地,而未來則在這廣袤的大洋之上。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這整個世界九州。”
“這是我華夏一族,根本方向和戰略的問題。四位先生,即使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做到這些。但我們要告訴我們後代,告訴我們的子子孫孫,要他們一定做到這些。”
“我們要告訴我們的後代,外面的世界很大,也很精彩。要告誡他們,不要固步自封,滿足於現狀。沒有土地了,我們去外面奪取;沒有資源了,我們要到外面尋找。”
“四位先生都告訴過小子,我華夏一族,受命於天,為上天所寵愛。故此,我華夏一族不能辜負上天,對我華夏一族的這份關愛和信任。”
“我們華夏一族,任何時候都不能鬆懈,都不能停下我們前行的步伐!這是我們遼地以及華夏一族,乃至子子孫孫永記之事。”
劇辛四位先生,聽完姬康的話後,臉上都泛起了潮紅,心情與姬康一樣激動。
君相劇辛站了起來,對姬康躬身道:“遵君侯之言。此乃我遼地乃至華夏子孫,今後不忘之教誨。”
鄒衍、魯仲連、蘇代三位老先生也站了起來,集體向姬康一躬。
姬康彎腰回禮。
然後,姬康又指著地圖道:“我海軍已佔領涉羅島,對了,今後這個島就改名叫濟島吧!在海軍的規劃中,濟島是做為我海軍南下中原諸國基地的,必須加快建設。”
“可以把此島單獨設縣,就叫濟縣吧!今後隸屬於漢城郡管轄,並刻碑記此事於其上。”
眾人都點了點頭,都認可了姬康對濟島的命名。
姬康的手隨後一劃,點向了遼東郡旅順南端,齊國北部的一片海域,對四人道:
“我海軍已經探明,這個沙門島,此處四圍有諸島屏障,乃為天然良港。齊國到現在雖把其列入轄地,但並沒進行實際有效的管理。”
姬康轉身看了看四人,重點是看了鄒衍和魯仲連兩位先生一下。
又點了點地圖上,沙門島這一帶海域,緩緩說道:“下一步,我遼地將派人滲透到這沙門島以及附近的幾個住人小島,在不驚動齊國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實際的管理。
小子以為,如果將來我遼地或燕國與齊國發生衝突,或者要佔領齊國。此處,將是我遼地乃至燕國,在此可集結兵力,是對齊國進行打擊的最佳之處。”
聽罷姬康的這番話後,君相劇辛坐立不動,面無表情;而對齊國有深仇大恨的蘇代先生,摸著頜下的鬍鬚,面帶微笑,輕輕點頭。
而從齊國來的鄒衍和魯仲連兩位先生,則一下站了起來。
然後,鄒衍和魯仲連兩位老先生,相顧一視,搖了搖頭,又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