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地的十一月份,天氣就開始變冷了。君侯府令,十一月一日,整個遼地各學校,衙門以及各部門,統一供暖。當然,供暖裝置是水泥混合磚石,砌成的土製供暖裝置。
就這樣,這項發明讓遼地的民眾,都受益匪淺。在自家小君侯來遼的第二年,這項發明首先就誕生在君侯府和襄平學院,隨之以最快的速度,馬上覆蓋了各郡縣官府衙門、官紳之家內。
接著百姓就有樣學樣,在官府的大力推廣下,把這項發明給挪回了各自家中,並給予了充分的拓展,就譬如用磚石砌成的火坑,現在是遼地各郡縣家家戶戶必備的東西。
而現在遼地各地,新式燃材——煤,已徹底取代了過去的燃材木材。
因為隨著遼地幾個大煤礦的發現,現在的煤已經被君侯府,就如鹽和布匹,被做為一項福利,用極低的價格推廣給了民眾。凡是遼地民眾,按官府給予的證明,就可以每月享受這項福利。
雖然遼地各郡縣,現在山林樹木極多。按現在遼地的人口,就是砍伐幾百年,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姬康每次看到遼地山上,鬱鬱蔥蔥的樹木,都要感慨好久。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太好了。
但姬康也有意識地,開始培養遼地的環境意識。君侯府規定,凡在官府未准許開墾的山林之內,不是不允許軍民伐木,因為現在遼地各郡縣的樹木真的是太多了。而是伐木一顆,需栽幼苗一株。
現在遼地的黔首們,對自家的小君侯,有迷一般的信任和崇拜。對這項規定,遼地的百姓們,居然想都不想,都同意了。反正我家小君侯的吩咐,總是有道理的。
就如自家的小君侯所言,這些新種樹木,是留給子孫的麼!對了,還有,就是什麼能淨化空氣。
所以,襄平城一進入十一月份,整個城市就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空氣中散發出姬康前世,才能聞到的味道。
這讓姬康心裡感慨萬分,空氣汙染終於又見到了,又回來了!但現在的民眾可不這麼想,只要冬季,再不像以前挨餓受凍,這些算什麼呢?
甚至有許多人出門,還用鼻子死勁聞這個、在姬康看來該死的味道。尤其是外地來的商戶,或新遷徙的民眾,更是如此。
姬康知道這件事後,簡直哭笑不得,只好又讓君相府下令,告訴民眾,這種味道是對身體有害的,到冬季如果這種味道大,可佩戴口罩。
武成王十二年,十一月上旬,君侯府,內院。
正在書房看書的姬康,突然聽到門外的旺財興奮的叫聲。就聽到耳邊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大喊道“旺財,可想死我了。”
姬康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站起身來,就往外跑。
到了門口,才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緩緩邁步而出。
走出門外,就見兩個熟悉的身影站在大門口,旺財還趴在石敢的身上,跟石敢“親熱”呢。
姬康不由大喊了一句“石敢、田光。”
石敢摸摸了旺財的頭,和田光兩人就向姬康奔來,到姬康的面前,兩人按學院禮節,舉右手至頭部,向姬康敬禮。一板一眼,身上已經明顯帶有軍人的氣質。
姬康跑下臺階,舉手還禮後。一下把兩人摟在懷裡,高興地道“你二人可回來了!”
隨即三人也顧不得禮節,相互擁抱在了一切。石敢和田光,看到姬康如此,知道這是姬康的真心表露。兩人相互看看,都不由眼眶一紅。
石敢和田光兩人同時道“公子,想死我們了!”
姬康也點了點頭,對石敢和田光兩人道“我也想你們呀!”
在門口的老總管姬茂,看著這三個年輕,擁抱在一起的身影,感慨地搖了搖頭,笑著緩步走開。
誰沒有年輕的時候?誰在年輕的時候,能沒有幾個好的夥伴呢?
姬康分開兩人,打量了下兩人,說道“不錯,兩人黑了,但更結實了,也像個軍人的模樣了。走,到書房,給我講講你們在海軍的事。”
走進書房後,石敢如往日一樣,拿了三個玻璃杯子,給三人倒上水。
姬康看到此,過去熟悉的情景一下回來,笑了笑,對兩人道“都坐下說話。”
待三人坐定,石敢就開始給姬康,講開了和田光兩人在海軍的經歷。田光則坐在一邊,在旁做著補充。
石敢就如往常一樣,滔滔不絕跟姬康講道“公子,現在我遼地海軍,在今年秋收增招新軍後,兵力已達一萬五千餘人,大小戰船五十餘艘,最小的戰船也能裝載二百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遼地海軍的戰力,已經獨霸附近海域,傲居中原諸國了。”
說到這裡,石敢對姬康道“公子,咱們三個,進地圖室裡說吧!看著地圖更能講清楚。”
姬康一笑,自然允許,對兩人道“好。”
走進書房的地圖室,石敢很熟悉地拉開牆上的掛簾。
隨後,站在地圖室牆前,掛著的遼地周邊地圖旁。指著地圖對姬康道“公子,你看,我海軍現在探明的海路,除我遼西、遼東兩郡外,向西到達我燕國的武清。”
然後石敢把手點向東部,指著箕國的南浦縣,對姬康道“向東已探明箕國南浦縣的華津裡等港口,接下則為三韓所在地的仁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