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用什麼辦法給大家鼓勁呢,就見魯仲連站起來,仰天大笑道:“諸位大人,老夫看這東胡等三國軍隊,猶如土雞瓦狗般,現我遼地有三利,而對方有三衰,此戰我方必勝。”
眾人都瞪大了眼睛,看著魯仲連。
魯仲連則緩步而行,慢慢說道:“公子,諸位大人。第一,現我遼地無論正規軍還是十萬預備役,武器精良,鎧甲堅固,可謂甲據天下;而三國軍隊則衰,差我遼地軍隊良多。
第二,我遼地軍隊在本土做戰,士氣高昂;而三國軍隊遠道而來,士氣則衰。
第三,我遼地軍民同仇敵愾,糧草、軍資補給方便;而三國軍隊興不義之事,而糧草、軍資補給困難。故我軍必勝。”
聽罷魯仲連的話,就連姬康的小臉都呆了呆,隨即臉上露出了笑容。而軍事閣內則一片笑聲,眾人臉上都一掃沉重之色。
武成王十年的三月,秦國大將白起率軍十萬對楚發起了攻擊,以試探楚國態度。黃歇為奉行其親秦附秦路線,割州陵給秦,秦國也就繼續維持“善楚”政策,不再進犯楚國。接著,秦王嬴稷繼續執行相國範睢的“遠交近攻”戰略,兵鋒又集中指向韓國。
農曆四月底。在秦國都城咸陽王宮內,秦王嬴稷站在大廳內,站在牆前地圖前。
指著韓國地圖上名叫野王的城池,高興地對秦相範睢道:“相國,如今楚國已與我秦國言和,我大秦攻伐韓國再無後顧之憂。今年我大秦只要佔領了野王,韓國上黨地區就成為我大秦手掌之物,東進中原、統一天下的大門終於要對我大秦開啟了。”
秦相範睢,也面帶微笑:“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秦王嬴稷哈哈大笑:“相國,想我大秦先祖幾百年來的願望,終於在寡人手中實現,此舉足可高慰我大秦歷代先祖。”
“來人,下旨。命大將白起率二十萬大軍,五月底前出兵,佔領韓國野王。”
“諾”。
自東胡向遼地的大道上,原野上,丘陵上。幾萬匹戰馬載著東胡士兵,奔騰不息向南而來。
站在一個丘陵上,眺望著自己麾下的數萬狼兵,東胡單于忽必答躊躇滿志。
看著這壯觀的一幕,忽必答無不得意地對眾大臣道:“此番我三方伐遼,此戰必勝。”
眾臣自然諛詞如潮。
唯有與遼地有過生意往來,並從商人口中熟知遼地情況的、東胡大臣赤烈眉頭緊皺。想說什麼,但看眾人表情,長嘆一聲,沒有做聲。
站在高句麗都城紇升古城外,親自給大軍送行的國主朱琮,親手端起一樽酒,對這次做為主帥的朱哲道:“王弟,祝你率大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朱哲接過朱琮的酒樽,一飲而盡,意氣奮發地道:“請大王放心,臣弟必不辜負大王的期待。”
而同一幕在箕都同樣上演。
看著一列列,一隊隊的軍隊,正向西開進。
做為這次出征主帥的高民,躬身對箕王箕釋說道:“大王,此番我三方聯合伐遼,必可收復我番漢等地。”
箕釋則躬身一拜道:“此番有賴相國,祝凱旋而歸。”
高民抱拳,深深一躬:“大王,請等候微臣的好訊息。”
從空中俯瞰,在同一時間,東胡、高句麗、箕國三路大軍騰起的煙塵,遮天蔽日。
如三條土龍一般向遼地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