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康頓時愣了,看著石敢半天沒有說話。你這是要幹什麼?你想當偉大的“三保太監”麼!不過,這值得鼓勵不是麼?
姬康走過去,拍拍石敢的肩膀,說道:“石敢,我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來到了另一偉大的國家。在那個國家裡,有一個和你一樣的內侍,名叫鄭和,就帶著一隻幾萬人、幾百艘船的龐大艦隊,行走在世界各地,而名留青史。”
石敢的眼裡,發出閃亮的目光:“公子,就是咱們做的,那個地球儀上的世界麼?”
姬康點點頭:“是的,就是那個世界。石敢,我們所在的地方不過是這個世界的一小部分,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值得我們終身前去探索。”
石敢的目光更加閃耀:“公子,我決定了,我以後要留在海軍。”
看著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夥伴,有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姬康的眼眶有點溼潤。
“好,你今年才十二歲。等過上幾年,如果你還想到海軍來,我就把你派來。”
石敢點頭道:“公子,我現在先收集船隻和海軍的有關資料。再過兩三年,我就可以每年來這裡待上幾個月,熟悉海軍的狀況。再過上幾年,我自己覺得可以了,我再給你說。”
說著、說著,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眼淚掉了下來。
石敢把流下來的眼淚,擦拭掉道:“公子,我能來到你身邊,是因為當時家裡太窮。父母和兩個哥哥以及妹妹,都快餓死了。
正好宮裡來招人,我年齡正好,父母就把我送進了宮裡。我記得很清楚,我走的時候,父母及家人都抱著我痛哭。幸好,我到宮裡後,被分配到伺候公子你。
現在我的家人,也已經被我接到遼地來了,被分配到襄平的安置點居住,也分了幾十畝地。
大哥在家還做了點小生意,二哥今年說要到十月份入伍參軍,妹妹到明年要到襄平書院學習。我每次回家,父母都抱著我哭,說如果當時有現在生活的一半,也不會讓我進宮,讓我去走這一步。
但我不後悔,能遇到公子,是我今生最大的幸運。
你不是經常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麼。我知道公子志向遠大,我也要跟隨公子你,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好的名聲。”
姬康眼圈也紅了起來,扶著石敢的肩膀道:“好兄弟,讓我們一起努力,改造這個該死的世界。”
石敢重重點點頭:“公子,我會一直追隨你的,直到我閉上眼那天。”
姬康和母親等眾人在海上只是繞著旅順轉了一圈,就回到了旅順港。因為現在所組建的海軍,根本就沒有什麼做戰經驗,近則跳船做戰,遠端打擊就是投石機和大型弓弩,就這還是姬康自己琢磨出來的。
在臨下船時,姬康跟隨從的“襄平”號兩位船長,今年剛從學院畢業的李敏、張天坐談了一會。
李敏和張天的成績,在學院裡這批畢業的學生中,至少也能排名前二十名。為保證海軍的順利建設,姬康把兩人分配到海軍,只是因為這兩個人原來家裡都是漁民,對船還不陌生。
“大學長,你的囑咐我們都記住了。請你放心,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海軍,對我遼地來說的重要意義,肯定不會辜負你的期待。”
看著李敏和張天兩人朝氣蓬勃、鬥志滿滿的樣子,姬康略微感到有點欣慰。
對兩人鼓勵道:“現在的海軍狀況就是如此,我們要從零開始。我們現在的艦隊,畢竟是諸國中的第一隻正式海軍編隊。我向你們保證,海軍只會壯大,而不會萎縮。
現在建造的船隻也只是不斷摸索經驗,如果不出意外,明年還會有比這艘“襄平號”更先進的船隻交給你們,以後會越來越好,艦船也會越來越多。
現在諸國都沒有水戰的經驗,就是楚國也是把船當作運送物資的工具。請你們記住,我之所以把這隻艦隊定名海軍,而不是水軍,就是希望你們以後能馳騁在大海之上。
另外,我又抽調了三名學院今年畢業的學生,過幾天就會來海軍報道。這樣,你們就可以按學院的規定,組成一個完整的團隊。
你們在一起要多加探討,從零開始,積極摸索海軍做戰經驗,然後總結其中的規律,把它變成規範,這就是你們的任務。好了,我這就要走了,你們多想想我剛才的話,自己也要多保重。”
李敏和張天一起按學院禮節,向姬康舉手敬禮道:“諾”。
姬康隨後在造船廠召開嘉獎大會,並在會上對造船廠眾多人員,給予了肯定和勉勵。鼓勵他們今後再接再厲,為遼地造出更好更多的船來。
因造船廠廠長康祺造船有功,任命其為工部大夫。其兒子康樂在建造大船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被姬康任命為造船廠的吏員。
而造船廠其他造船有功人員,姬康都按功勞給予了不同封賞和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