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亞卿粟腹,聽到這個訊息後,靜靜在書房站了半天,也同樣抬頭望向了遼地方向。
緩緩說道:“連在齊國的鄒衍和魯仲連都去遼地了。公子姬康,現如今燕國被人所稱名臣,劇辛和鄒衍兩位都投奔於你,大將榮蚠也舉家遷往襄平,你……你要幹什麼……”
此時在遼地的姬康,真沒料到鄒衍和魯仲連的到來,會影響如此巨大,也沒想到這對自己會意味著什麼。
只記得當時回到內院,母親姬趙氏聽聞此事,抱著自己,哭得眼淚和鼻涕都是一把一把的。嘴裡不斷念叨著:“我就知道,我兒是最棒的。我就知道,我兒是最棒的……”
而站在旁邊的老總管姬茂也是雙眼通紅。
隨即,母親姬趙氏史無前例的親自發帖,請君相劇辛,襄平學院院長鄒衍,執行院長魯仲連三人到君侯府做客。
當劇辛等三位先生到君侯府後,母親姬趙氏親自到廚房,給三位先生做了道菜。
等三位先生走時,母親姬趙氏又親自穿著太子側妃正裝出來。
對著劇辛、鄒衍、魯仲連三位先生,躬身深深拜謝道:“我兒姬康,今有三位先生輔助,賤妾深感榮幸。望三位先生,不因頑兒愚昧,而鄙遺之。”
劇辛等三位老先生,也深深回拜道:“多謝娘娘款待。請娘娘放心,老臣等必盡全力,輔助公子。”
而到此時,姬康才真正地知道了鄒衍和魯仲連的到來,為何震動如此巨大。
不說鄒衍,在這個時代不但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一位農學專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哲學家。
鄒衍在燕國農業上做出用糞便肥田的首先倡議,其創造的五行金、木、水、土、火學說和五德始終說,地理學說的大小九州說,在姬康的前世也影響甚廣,更不用說是在這個時代了。
就是在姬康前世科學高度發達的時代,當姬康離開時,鄒衍這種理論的影響,也根深蒂固,依然存在。
就說魯仲連。魯仲連又名魯連,被當世的人們尊稱“魯仲連子”或“魯連子,更被人們稱為“真國士”。
當時齊國田單復國,在攻打狄邑之前,魯仲連斷言田單短期內攻不下狄邑,結果魯仲連的話不幸言中,狄邑三月不克。
田單既苦惱又奇怪,就去向魯仲連請教。魯仲連直言相告田單,過去在即墨時是“將軍有死之心,而士卒無生之氣”,上下一心,同仇敵;而隨著地位、境遇的變化,田單“黃金橫帶”,只顧養尊處優,“有生之樂,無死之心”,不再身先士卒,不再不怕犧牲了,所以小小狄邑就成了“攔路虎”,久攻不下。
田單聽了魯仲連切中要害的分析後,恍然大悟,回去後親臨戰陣,揮旗擂鼓,一舉就攻克了狄城。過了不久,田單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魯仲連的故鄉——聊城城下。
在聊城,由於燕國將軍樂英(名將樂毅侄兒)堅守城池,死戰不降,田單攻城很不順利。正一籌莫展之機,魯仲連來了。
因為魯仲連精通勢數,對當時齊、燕兩國的局勢和燕將的性格、心理分析透徹,把握準確,所以魯仲連提筆給燕國大將寫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裡,以“攻心為上”。
結果,魯仲連說到心坎裡的一番話,令燕將樂英心生絕望,自裁而死。就這樣,魯仲連用語言攻下了聊城,一箭書退敵百萬兵,創造了軍事史和論辯史上的奇蹟。
為此,齊王想封賞魯仲連,魯仲連堅辭不受;又贈給魯仲連千金,魯仲連仍是堅辭不受。
最後,棄金錢如糞土,視富貴如浮雲的魯仲連,甩下一句:“對於天下人來說,最可貴的品質,是為人排患解難,卻從不索取回報。如果有所取,那就是商人的勾當,我不願做。”飄然而去。
就連姬康的前世,魯仲連都被史學家認為是智勇雙全、德才兼備。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軍事家。
魯仲連因幫助齊國田單,打敗燕國,這讓燕人有點痛恨。但無話可說,因為人家是齊國人麼!但又對魯仲連的才能和品德,都敬佩不已,可以說又都喜歡他。
就是這麼一個讓燕人又恨又愛的魯仲連,來燕國遼地投奔公子姬康了。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
鄒衍和魯仲連兩人的到來,使遼地公子姬康之名,逐漸被中原各諸侯國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