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太陽已經偏西,趙王丹拿起桌上的一個金擊,敲了下桌旁的金鐘。
鐘聲悠揚,兩邊的歌舞一下都停了下來。臺下雙方的官員、將士們,也都瞪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皆把目光看向了各自的君王。
姬康一笑,把手揮了一揮,兩旁呆立的美女們,趕緊紛紛離開了高臺。就連樂師,也從臺上臺下搬走了樂器。
趙丹舉起手中的酒樽,遙遙對姬康一敬。
“燕王,寡人在此,只想問你一句,燕國可撤兵否?”
姬康搖了搖頭,面無表情地道:“趙國前年決定,會同中原各國伐我燕國的時候,燕、趙兩國的戰爭就已經開始了,事到如今,已無撤兵可言。”
趙王丹長嘆了一聲,緩緩對姬康道:“世之七強,並立久矣!你燕王康登基以來,滅齊納衛,不容於他國。當時,趙國也是迫不得已。”
姬康放下手中的酒樽,冷笑了兩聲,大聲對趙王丹道:“正因為我華夏七國並立,天下才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寡人滅齊納衛,欲結束這亂世,還天下太平,寡人沒有做錯。”
“燕國真的不願撤兵麼?”趙王丹又問了一聲。
姬康站了起來,雙手合攏,舉至頭部,躬身對趙王丹一禮。
然後,直起身來,用目光又掃視了下臺下兩國的官員、將士,大聲言道:
“趙王,寡人在此,還是想對趙王說幾句寡人的肺腑之言。恕寡人直言,中原一統,此乃當今天下大勢,已不可阻擋。這天下,乃有德人而居之。”
“自長平之戰之後,趙國國力大衰,趙國民眾餓殍遍野,易子相食。當今我燕國伐趙,是不得已而為之。也希望趙王能為趙國民眾,降我燕國。”
“如此以來,我燕、趙兩國合為一體,併為一國。不但是兩國民眾之福,也乃是我華夏蒼生之福,請趙王三思。”
趙王丹大笑起來,對姬康道:“燕王口口聲聲說為了天下蒼生,但你燕國屢屢興兵,伐我趙國,殺我民眾,難道就是你所言之福麼?”
姬康也笑道:“至於是不是民眾的福氣,只有民眾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寡人在遼地之時,就在收容流民,即位以來,更是如此。”
“寡人不敢說別的,就起碼在燕地,以及現在的齊地、衛地,甚至包括去年剛佔據的趙地,我燕國沒有讓一個登籍在冊的民眾餓死、凍死。”
“寡人在登基之初的時候,就對眾臣言道,寡人此生,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我華夏民眾幼有所育、病有所治、老有所養、寒有所衣、飢又所食、鰥寡孤獨廢殘者,皆有所顧。”
說到這裡,姬康又看了看臺下兩國的官員、將士,大聲道:
“寡人此志,致死不渝。如果這天下任何一國的君王,能比寡人做得更好,寡人就是把這王位禪讓給他,又何不可?”
姬康的一番話,簡直把趙王丹聽呆了。
此時臺下的燕軍將士,則看著姬康,面露狂熱表情,齊聲吶喊道:
“吾王萬年!萬年!萬萬年。”
就是連一旁的趙國官員、將士們,看著姬康,目光都開始發亮起來。
這才是天下民眾,真正的君王呀!
趙王丹見到此等狀況,站了起來,一甩袖子,大聲道:“走。”
剛才還一片喜樂的高臺上,頓時開始亂成一團。
幸好,兩國的將士還能剋制住自己的情緒,沒有刀兵相向。
燕國的官員、將士們也簇擁著姬康下了高臺,上了輿車,朝燕國大營而去。
與此同時,在兩軍大營門口,早有準備的兩國騎兵,也都朝各自君王的輿車奔來,護送著各自的君王,返回了各自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