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都城,咸陽。
對於咸陽城內的民眾來說,今年是難得平靜的一年,最起碼到現在,秦國看起來沒有對外用兵的打算,這種情景居然讓咸陽的民眾,感到非常的稀罕。
咸陽大街之上的行人,也比往年多了很多。許多人拖家帶口,呼朋喚友來到咸陽城內的大街小巷,賞春也罷,飲酒也好,沒有兵戈的日子,總是好的。
在一處絲綢的店內,一個看上去三十出頭的,一身秦國郎官打扮的人,正在陪同自己家人,選購幾匹絹綢。
這個年青的秦國郎官,就是荀子先生的大弟子李斯。
李斯當年離開荀子,投奔秦國之後,先是在秦國擔任了一個小官,很不得志。
呂不韋陪同公子異人,從邯鄲逃回咸陽後,聽聞李斯是荀子的大弟子,就親自上門拜訪。兩人相談甚歡,在呂不韋的請求下,李斯轉投公子異人門下,被公子異人任命為郎官。
郎官在秦國已經很厲害了,銀印青綬,秩二千石,秦國郡守級別。
絲綢店內的夥計,正對李斯的夫人介紹道:
“夫人,你的眼光不錯,這匹絹綢是從燕地剛進回的,你看這花紋、圖樣,都是上上之選,很是與夫人相配,價格也很公道,相比我蜀地同樣的絹綢,可是便宜很多。”
絲綢是華夏獨有的特產,起源的年代相傳為黃帝時代。
《通鑑外紀》記載:“黃帝娶西陵之女嫘祖為妻,西陵氏勸蠶稼,親蠶始於此。”
在這個時代,絲綢品種出現了細化,主要有絹、綺、錦等三類。
絹是平紋絲織品,具有質地輕薄、耐用平整的特點;綺是有花紋的絲織品,分為逐經提花和隔經提花兩種;錦是經人為加工後,織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美觀大方,華貴莊重,價格最高。
聽完店內這個夥計的介紹後,李斯不由在旁問道:
“現在我秦國,從燕國所進的絲綢很多麼?”
這個夥計看了下李斯的穿著,恭敬對李斯答道:
“這位郎官,實不相瞞,現在我咸陽城內大小店鋪,不管是絲綢,還是毛布,甚至是麻布,十有六七都是從燕國進來的。”
“人家燕國的布匹,不管是質量、樣式,還是價格、花色,都遠遠超過了我秦國本地所產。再說,也只有燕國,才能保證大批次穩定的供貨。”
李斯聞此,眉頭不由微微皺了起來。
做為荀子的弟子,李斯在齊國稷下學宮也待了多年,學識見聞是很廣的,雖不知道“經濟掠奪”這個詞,但是對於目前秦國大街小巷的“燕國製造”,還是很敏感的。
知道這樣對秦國而言,不是什麼好現象。
突然,店鋪外面的一陣喧雜聲,打斷了李斯的沉思。
李斯轉身看向了店外,只見店鋪門口跑過幾匹戰馬。
馬上這幾個秦卒,身披薄甲,滿面塵灰,一看就知道是秦軍斥兵探馬。
街上的許多民眾,被這幾匹疾馳的戰馬,嚇得朝大街兩旁紛紛躲避。不過這些秦軍的斥兵,騎術甚佳,雖縱馬從大街之上行過,也沒有傷得一人。
秦國的民眾是很剽悍的,虛驚過後,紛紛大罵起來。
“先人的,真是沒有王法了!大街之上縱馬,這可是大罪。”
一個年青的秦人,朝著賓士過去的幾個斥兵,跳腳怒吼道。
旁邊的一個老人,則拉了下這個年青人,對其言道:
“娃,你懂甚?這肯定是前陣又傳來什麼緊急訊息了,才會如此。”
“啊!難道說又有兵事了?”旁邊一人則道。
這個老人則嘆了口氣,言道:“難說!”
“先人的,我以為今年能平安一年,這弄不好又要上前陣了。”剛才的年青人說道。
“不要瞎猜,我聞大王年事已高,臥病在榻,恐怕是事日不多了,怎會這時行兵?”又一個在旁,小聲對旁邊的人道。
旁邊的眾多民眾,聽完這個人的話後,臉上都浮起了愁容,紛紛議論起來。
李斯聽著門口民眾的議論,想了想後,則對陪同的妻子道:
“夫人,我去呂先生府上一趟,你購物完後,可讓管家陪你回府即可。”
李斯的妻子,知道現今秦國朝堂的局勢,對自己丈夫未來,至關重要。
點點頭,溫聲對李斯道:“良人自便,妾身也該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