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大殿門內,姬康掃了一眼。
大殿上的王座之上,是穿著九旒冠冕的父親姬冥(姬允)。
燕國的朝臣與各國使節,分列數排,站在大殿內的兩旁,都躬身向自己致意。
左邊是以相國粟腹為首的文官,右側是以昌國君樂間為首的武將。
姬康對著兩側的燕國朝臣微微躬身,以示回禮。
此時,殿內的聲樂,更顯的莊重起來。
姬康來到殿內前方的中央,雙膝緩緩跪地道:“兒臣遼城君,拜見父王。”
按周室規定,國立儲君,必召群臣問詢,無異議才行。
立姬康為太子,是關乎到燕國的未來,怎麼重視也不為過。按姬康前世的說法,這就是國家最大的政治了。
姬冥看著殿內熟悉的文武百官,心中感懷萬千,緩緩對群臣道:
“各位愛卿,寡人慾立遼城君為我燕國太子,可有異議?”
文臣中,燕相粟腹率先向前,躬身道:“大王,遼城君品德高尚、英武過人,自去遼地以來,為我燕國開疆拓土數千裡,臣擁戴遼城君為太子。”
亞卿將渠,緊隨粟腹站了出來:“微臣附議!無有異議。”
所有文臣一起站出,齊聲道:“臣等附議!無有異議。”
姬冥轉頭看向了武將。
昌國君樂間,首先站了出來,躬身道:
“末將無有異議!恭領我王之命,願擁戴遼城君為我燕國太子。”
大將卿秦,也隨樂間站出,躬身道:“臣附議!願擁戴遼城君為我燕國太子。”
其他武將也一起站出,齊聲道:“臣等附議!願擁戴遼城君為我燕國太子。”
姬冥見無人反對,坐在王座之上,哈哈大笑,心中極為歡暢。
然後,低頭看著跪在御階下的小兒子,對侍官令道:“宣詔吧!”
“諾。”
燕國的侍官令,站在殿階之上,面對姬康、朝堂眾臣以及各國使節,提足精神,大聲地念著詔書:“……公子康,品德、才智俱為上上之選,今立為太子。欽賜!”
詔令宣讀完畢,姬康按禮,對著父親姬冥,又拜了三拜。
緊接著,這個侍官令又大喊道:“上冠。”
幾個侍官端著方盤緩步而出,上面放著代表著姬康太子身份的七旒冕冠、金印、金冊、佩劍等物。
在典雅的樂聲中,燕王姬冥緩緩從王座上站起,走下王階,來到姬康身旁。
從一個方盤中雙手端起玉冠,緩緩戴在了姬康的頭上。
待姬康全部裝束完畢,看著面前氣度不凡的小兒子,姬冥內心更為歡喜。
姬冥扶著姬康道:“吾兒,快快站起,隨為父上王階之上來。”
“多謝父王。”姬康站起,緩步走上了王階,立在了父親姬允的王桌之旁。
燕王姬冥,對著眾臣道:“各位愛卿,汝等可參拜太子,以定君臣大禮!”
這個時候,燕國朝堂內的文武百官,一起跪倒於地,齊聲對姬康道:“臣等拜見太子。”
殿樂此時隨著群臣的三跪九叩,又莊重響起。
站在御階之上的姬康,看著眼前的一切,感到萬分感慨。
自己兩世為人,也沒經過如此的場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