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如姬所書的絹帛後,魏王仰天大哭道:
“你們都求仁得仁,求義得義。如此,你們將寡人置於何處?”
信陵君魏無忌,在率領八萬大軍,奔赴邯鄲的路途,接到了如姬與候嬴兩人的死訊。
魏無忌什麼都沒說,只是下令道:“命令我軍,儘快前往邯鄲城下,與楚軍匯合。”
隨即,騎馬狂奔。
這個時候,一直緊隨信陵君身後的力士朱亥發現,騎在馬上的信陵君,淚水隨風而飄。
就在燕國遼城君、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命令各自的大軍準備救趙時,邯鄲城內已經糧食徹底斷絕。
僅有儲備的一點糧食,也只能勉強維持守城的趙軍。
百姓們實在沒有辦法,許多人易子而食,用人骨做炊。
邯鄲城已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
趙王丹以及平原君趙勝、老將廉頗等,對此都十分焦慮,但毫無辦法。
這個時候,趙國禮賓館內有個官吏的兒子李同,看到此種情形,前去拜見趙勝。
李同一見平原君後,就對趙勝道:“平原君,汝不擔憂趙國滅亡嗎?”
平原君聽李同這麼說,很不高興,對李同道:“汝說的是什麼話?趙國滅亡,我做為趙國的王室成員,不是要作秦國的俘虜,就是要被秦軍被殺,在下怎麼可能不擔憂呢?”
李同就對趙勝道:“平原君,邯鄲的百姓,已經開始拿人骨當柴燒,交換孩子當飯吃,可以說危急至極了。”
“可是以在下看來,平原君的府上,現在姬妾侍女數以百計,侍女穿著絲綢繡衣,精美飯菜吃不了。而百姓卻粗布短衣難以遮體,酒渣穀皮吃不飽。”
“百姓睏乏,兵器用盡,有的人削尖木頭當長矛箭矢。而平原君家中的珍寶、玩器、銅鐘、玉罄照舊無損。”
“假使秦軍攻破趙國,平原君你怎麼還能有這些東西?假若趙國得以保全,平原君你又何愁沒有這些東西?”
“現在如果平原君,你自己以身作則。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體成員,編到士兵隊伍中,分別承擔守城勞役;把家裡所有的東西,全都分發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當危急困苦的時候,是很容易感恩戴德的。”
平原君趙勝聽了李同的話後,深以為然。
就把家中的糧食、財寶全部拿出,散發給了全城的百姓,從百姓中又招募到敢於冒死計程車兵三千人,讓李同帶領。
李同率領著這三千敢於死戰的隊伍,奔赴邯鄲城外同秦軍決一死戰。
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秦軍主帥王齕怎麼也沒想到,邯鄲城內出來的這三千人,個個都不要命,瘋了一般向攻城的秦軍殺來。
就是倒下,都要抱著秦軍的腿,用牙齒去咬。
在邯鄲城外的趙國騎兵,也趁機對秦軍進行了攻擊。
隨後城內守將主帥廉頗,見此,命趙軍趁機出城掩殺秦軍。
此戰結束後,李同率領的三千敢於死戰的隊伍,所剩無幾。
而李同也戰死在了沙場,趙王念李同之勇,封其父為“忠義侯”。
秦軍又一次被趙軍打敗,退後了三十里。此戰過後,也給了邯鄲城趙軍喘息之機。
秦軍計程車氣經歷此戰後,士氣極端低迷。
秦軍主帥王齕沒有辦法,只得把前線秦軍的狀況上書給秦王嬴稷,要求秦王嬴稷繼續派遣援軍,增援邯鄲城下的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