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趙王與平原君趙勝兩人商量後,就還是把鄗城、靈丘兩城,分別封賜給了信陵君、春申君兩人。而答應給姬康的五座城池,則全部交給了蘇代。
就在趙王丹與平原君趙勝宴請各國貴賓的時候,上卿藺相如府卻是一片淒涼景象。
上卿藺相如躺在病榻之上,對前來探望自己的好友廉頗道:
“廉頗將軍,我趙國……我趙國……終於擊敗了秦軍,現在……現在無憂矣!”
廉頗上前握住老友藺相如,瘦如骨柴的的右手,對藺相如道:
“老友,我們趙國勝了,擊敗了秦軍。現在我趙國無憂了!”
藺相如對身旁的老妻道:
“把窗戶……把窗戶全部開啟,讓我……讓我再看下……再看下我趙國的景色。”
老妻哽咽著道:“諾。”
時至金秋九月,滿園樹木依舊翠綠,暖暖的斜陽照在院落內,彷彿給院落披上了一層金黃色的服裝。
藺相如深深注視著窗外的一切,對廉頗道:
“廉頗……廉頗將軍,我趙國……我趙國真美!真……真捨不得呀!今後……今後這就交給……交給你們了……”
這個時候,廉頗發現藺相如的聲音越來越低,雙眼也漸漸的閉上。
廉頗含著熱淚,把藺相如的右手輕輕放回到他的身側,慢慢站起,立在了榻前。
趙孝成王九年(公元前二百五十七年),燕孝王元年,九月十八日。
聞名天下的趙國上卿藺相如,病亡於邯鄲。
藺相如,從一介平民出身,得宦官令繆賢舉薦,進入到趙國朝堂,官至上卿。
歷經趙國文成王、孝成王兩位君王。在擔任趙國上卿時,正值秦國國力蒸蒸日上,而趙國國力逐漸衰退的期間。
面對如此艱難局面,藺相如還是沒有辱沒自己“智者”的名聲。
“完璧歸趙”,“將相和”兩則名傳千古的故事,不但驗證了藺相如的聰明才智和膽魄,更顯示了他為國相忍的胸懷。
此時,趙國王宮宴會的氣氛愈來愈高,美女起舞,樂曲動人。
就在這時,一個侍官進來,來到了趙王丹的身旁,低頭對趙丹耳語了幾句。
趙丹手中的酒樽一下自掉落在地,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趙王丹緩緩地對各位貴賓道:“我趙國,我趙國上卿藺相如,過世了。”
還不待趙丹說話,一個侍官又急匆匆進來,對趙王丹道:“啟稟大王,都平君府來人,言都平君田單大人過世。”
田單,齊國人。因擊敗燕國,重新收復齊國而聞名天下。
趙孝成王元年(公元前二百六十五年),燕武成王七年,被趙國用五十七座城池,從齊國交換至趙國,曾擔任趙相。
在趙國與秦國上黨鏖戰時,因理念與趙王丹不合,被迫辭去相位。
一日之間,趙國兩位名傳天下的上卿之士過世,這是大事!
信陵君、春申君、蘇代等重要賓客都站了起來,一起微微躬身,向趙王致上哀悼之意!
此時,在上卿虞信府,虞信把趙國上卿大印,乃至趙王給予的萬戶侯詔令都封存於大堂之上。
緩緩地對自己的老管家道:
“現在老友藺相如與田單都走了,我們這批人的時代行將結束了。今後是屬於遼城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他們的時代了。現在我也該離開邯鄲了,趁餘生雲遊四方,著書立傳,不亦樂乎!”
老管家躬身道:“諾。”
在漫天夕陽的照耀下,一輛廂車出了邯鄲城,向遠方而去。
在大漢元年的時候,有人在新鄭城見過虞卿,稟報給漢高祖。待漢高祖姬康派人前去尋找,卻是人去樓空。
眾人沒有尋找到虞卿,只在虞卿居住的房間桌上,發現了虞卿呈現給漢高祖的,自己親自所書《節義》、《稱號》、《揣摩》、《政謀》等八篇文稿。
自此以後,就再無人知道虞卿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