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騙子?”
三樓窗戶前,羅亮收回視線。想到薇薇安母親剛才的話,他登陸北辰的校園網論壇。
不用檢索,羅亮在板塊熱門主題中,找到少年導師的一些討論。
校園網論壇上的使用者,基本都是學生。
“少年導師羅亮竟是關係戶?”
“十八歲少年導師,招收不到學生?唯一的學生是靠打賭取巧而來。”
“客觀分析——少年導師第一節課。”
……
羅亮點選第一個主題“少年導師羅亮竟是關係戶?”
結果,這個主題顯示不存在,好像被刪帖了。
羅亮愣了下,這一幕怎麼有種熟悉感?
這個主題被刪,有兩種可能。
第一,北辰的公關力量,不允許出現這種論調。
羅亮參加導師考核,畢竟得到過老校長的知會。
老校長雖然退下來,可依舊是北辰體系德高望重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能讓輿論波及到他。
第二個,可能是欲蓋彌彰的手段。
先讓這個話題有一定熱度,然後再刪掉。
這麼操作,會讓不明真相的群眾充滿探知慾,篤定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羅亮點進第二個主題,裡面的討論,無非是少年導師招收不到學生的窘境。
在討論中,有些人渲染出一種言論氣氛,成為少年導師的學生,是件很丟人的事。
“不否認這位羅導師,有些真才實學。可他實在太年輕,比大多同學要小,成為他的門下學生,面對這張稚嫩面孔,會不會覺得尷尬?”
“即便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稍微有點智商和判斷的同學,寧願選擇有經驗的資深導師……”
這些言論,貌似挺有道理,挑不出刺來。
羅亮最後點進第三個主題,少年導師的第一節課。
對此,羅亮多少有點期待。
他的第一節課《實戰與身法》成效還不錯。
然而,這個主題的發起人,對羅亮的第一節課,談不上抹黑,但也沒有任何讚揚。
對課程內容的評價,用一個“中規中矩”可以帶過。
羅亮擊敗十大才子的慕文卓,是理所當然。導師要是打不過學生,那才是反常。
對羅亮上課禁止一切智慧裝置的行為,發起人表示質疑。
“又不是機密性的尖端課程,少年導師這麼做,是保守還是託大?不準錄影、錄音,不便學生回去溫習,會帶來學習障礙。
“難道少年導師對自己不足夠自信?其實他的課程內容,拋開教學經驗,沒什麼大問題……”
這個帖子的高明之處,在於不去一味的抹黑羅亮。
如果把羅亮黑得很慘,特別差、特別滑稽,說不定會吸引許多學生看熱鬧的心理,就要過去“瞻仰”下。
將羅亮的課程歸於“平庸”,強調不準用智慧裝置,後者意味著上課不能上網,不能偷偷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