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國本之爭可是萬曆一朝最為激烈的一場耗時長久的政治鬥爭了,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件事情就持續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甚至於可以說是因為這件事情,將整個大明的朝政全都拉下了好幾個臺階,為將來大明王朝的轟然倒塌是奠定了基礎的。
而即便是現在,在這個有張凡的時代,雖然說張凡從一開始就是打定主意要明哲保身,能不攪合的就儘量不攪合了,可是即便是如此,張凡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過的,而要知道,在這件事情當中,張凡憑著他跟朱翊鈞之間的關係,只要稍微動一動,那都是能夠極快的加速這件事情的程序的。
但是即便是如此,這件事情是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
對於朝中的大臣們來說,他們也都已經對於這一場耗時已久的爭執從一開始的信心十足,到了現在的缺乏幹勁了,當然,如果現在一旦提起來這件事情的話,他們自然是會毫不猶豫的依舊堅持己見,這一點是絕對沒話說的,但是畢竟耗費了這麼長的時間了,這件事情到了現在這種情況也當真是讓人有些覺得實在是疲勞了。
在王錫爵致仕了之後,接任首輔的自然就是趙志皐了,而趙志皐這一次還是跟上回一樣,秉承了他那種和事佬的辦事方法,而也正是因為趙志皐的這種辦事方法,原本才剛剛有些起色的事情就再度沉寂了下去。
但是也不能說趙志皐在首輔的位子上這麼長的時間就一點用處都沒有,實際上還要多虧了趙志皐的這種和事佬的性子和做法,這也是讓朱翊鈞跟大臣們之間的關係那是有了非常巨大的緩和的,如果說兩邊一直都處在一種緊繃的狀態的話,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出問題了。
只不過,這個緩和的狀態也實在是持續的有些太久了,而趙志皐倒也是拖了他這個性子的福了,他接任內閣首輔的時候是萬曆二十二年的五月,而他能夠一直做到萬曆十二九年的九月,死在任上,可以說,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而這七年下來,太子的事情是還沒有解決的。
但是這個局面也自然是會打破的,而這個就是在接任了趙志皐的首輔之位的沈一貫的身上了。
沈一貫這個人,既然朱翊鈞能夠選他接任首輔,那麼他也自然是有一套的,只不過這個人相比起來其他的那些,野心也是不小,在他剛剛上任的時候,就開始拉幫結派的想要做些事情,加上他首輔的身份,這種事情做起來也就變得非常容易了,所以,在沈一貫上任之後,這朝中倒也是變得有些不同了,雖然說變化並不是很大,可是跟趙志皐執政的時候相比,卻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不管怎麼說,沈一貫這個人有野心也好,行事不同也罷,可是畢竟他也是對於立儲的事情非常上心的,而且他的心思實際上是跟朝中大多數人的一樣的,他也是支援朱常洛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沈一貫即便是在朝中拉黨結派的,但是朝中的大部分人都忍住了。
而沈一貫也自然是由他不同凡響的地方的。
早在趙志皐還在的時候,萬曆十八年,朱常洛也已經十八歲了,而男子到了十八歲自然是應當談婚論嫁了,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加不用提身為皇子的他了。
說起來,皇子談婚論嫁倒也是容易,只要是選好了人家,那麼也就什麼都不用操心,自然有禮部的人按照章程來操辦的,再加上如今朝廷很是富有,更加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但是朱常洛要談婚論嫁了,這件事情卻是有了另外一個因素,畢竟,作為朱翊鈞最大的兒子,如今已經都十八歲了,那麼不只是應當談婚論嫁了,就連太子的這個人選也都應當要選定了才是,但是之前,趙志皐那個性子,這件事情就一直沒提,所以事情也就一直被壓著了
而沈一貫上任之後,也就是藉著這麼一個機會,再次上疏朱翊鈞,請求他早立太子之位,而這一次,或許朱翊鈞也是因為這件事情實在是僵持了太久的時間了,這當中經歷了四位首輔,而且朝中更是有無數的人因為這件事情的牽連而貶官的貶官、喪命的喪命,這些事情,朱翊鈞不是不知道的。
再加上這麼長的時間下來,朱翊鈞也是覺得,這件事情如果還是這麼僵持著的話,並沒有好處,所以,在沈一貫的這道奏疏上來之後,朱翊鈞也是馬上有了反應。
不能說沈一貫的能力多麼厲害,只能說他上疏的這個時候選擇的實在是太好了,不,甚至於不能說是他選擇的,而是他遇到了這麼一個好時機,因此,他的這道奏疏一上,那是立刻收到了不同凡響的效果,朱翊鈞居然鬆口了。
就在沈一貫上疏之後的第二天,早朝上,朱翊鈞就提起了這件事情,而且那話說得也是讓朝中的人聽著非常高興的。
總之就是,自己的年紀也都已經四十多了,而大兒子朱常洛也都二十多歲了,到了這個時候,有些事情即便是不用,也是要安排安排了,所以,這太子的事情,也就應當有個結論了,而且當時,朱翊鈞雖然沒有明說,可是他的那些話,朝中的人全都知道,朱翊鈞是有意思讓朱常洛來當這個太子的。
這可是朝中的人期盼已久的事情,要知道他們為了這件事情等了有十多年了,更加不用提在這當中他們所付出的了,如今終於能夠得償所願了,這麼一來,那麼多人的犧牲也都變得很是值得了。
要知道,在這個時候,朱翊鈞鬆口,那就很明顯的意味著他是打算隨從朝中大部分人的想法,立朱常洛為太子了,這對於整個朝廷來說,那可都是一件大好事,畢竟僵持了這麼久的事情總算是要有結果了,而且這個結果還都是他們所希望的。
但是,有人高興,那也就自然是有人會憤怒了,憤怒的人,首當其衝的那就自然是鄭貴妃了,畢竟,她希望自己的兒子當上太子,並且將來也是能夠登基繼位,這個心思,從一開始她就已經有了,可是這麼幾十年下來,她是機關算盡,將自己所能夠做的全都做了,但是最終的結果,卻還是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願望,白白便宜了那對母子,這種事情,讓鄭貴妃是絕對不能同意的。
而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所以鄭貴妃這次可以說是跟朱翊鈞徹底鬧翻了,當然了,這個鬧翻,也僅僅只是鄭貴妃對朱翊鈞的鬧翻了。
朱翊鈞在這麼決定之前,那是曾經跟張凡討論過的,張凡也是看出來,這件事情是進入了後期,也是到了要決出結果的時候了,所以張凡也是更加緊張,他知道尤其是在這個時候,那是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的。
因此,張凡在回答朱翊鈞的問題的時候,也是非常小心翼翼,實際上,在張凡跟朱翊鈞的對話當中,張凡是從來都沒有給過他任何正面的建議,也從來都沒有說過什麼明確的,告訴他應該怎麼辦的話,張凡從頭到尾,那都是在誘導朱翊鈞的,讓那些話由朱翊鈞自己的嘴巴里面說出來。
對於朱翊鈞非常熟悉的張凡,自然是知道應該怎麼跟朱翊鈞說話才能夠達到這個效果的,所以,整個對話當中,張凡是非常順利的就完成了自己的打算。
而結果就是,朱翊鈞最終也是決定了,太子就要由朱常洛來當,而且在關於鄭貴妃的那方面,朱翊鈞也的確是非常擔心的,不過張凡同樣也是在這方面有了準備,也知道該怎麼辦的。
最終的結果就是,朱翊鈞是相信了張凡的話,覺得這麼多年都過去了,這件事情還是不能夠解決,所以即便是他明白自己的愛妃對於這種事情是非常執著的,但是覺得她的那種執著的心思也是應該淡下去了才是。
最終,朱翊鈞在覺得自己將所有的事情全都考慮到了之後,這才是下定了決心,就打算立朱常洛為太子的。
但是,顯然朱翊鈞是沒有想明白,或者說是張凡的忽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