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整件事情。還要從朱翊鈞的婚事開始說起來。不過說到朱翊鈞的婚事的話。那麼張凡那自然是不會忘記的。畢竟。當初張凡可是跟著一同走完了全程的。出了那些當真是分身乏術。實在是沒忽悠辦法的地方。張凡都去了。實際上。就算是連這方面。張凡也都是好好權衡了一番。看哪邊更有“看點”。然後才來決定自己到底要去哪邊的。
這麼做並不光只是因為張凡作為一個後世之人。這種事情。只是聽過沒有見過的緣故。實際上。即便是在朝中的這些人。能夠見到皇帝大婚的。也當真是少得很。
為何這麼說。
想想看。當年嘉靖皇帝登基的時候。還並未封皇后。因此嘉靖大婚之時的光景。那自然是全都看到了。可是。那畢竟也是好幾十年過去了。而當初能夠在場見證的人。如今還能在朝中的。幾乎是沒有了。
實際上。皇帝大婚。本來就非常難見。只要稍微算算就知道。皇帝在登基之前就大婚的。相比起來登基之後再大婚的。那可當真是要多得多了。而即便是他將來必定能夠成為皇帝。但是最起碼在他沒有登基之前。他也還是個太子。有的是王爺。雖然說不論是太子還是王爺。這大婚的場面。雖然也是非常豪華。很是難得一見的場面。但是相比起來皇帝大婚的場面。那也自然是要降低許多標準了的。
而皇帝。乃是天子。是統領整個國家的一人。權力至上。無以復加。這樣的任務大婚了。那可不僅僅只是成家這麼簡單的事情。當中更是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東西。就比方說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皇帝要傳宗接代。為了好讓自己家族的統領大業能夠繼續下去。所以。可以說皇帝大婚。那自然是用不著說的。非常重要的。
所以。真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不想要錯過這一場婚禮當中所有的場面。甚至於哪怕是一個再小的事情。對於張凡來說。從他的眼光看起來。都是極為珍貴的。
實際上。張凡之後不僅僅是找禮部專門記錄此時的人要了一份當時場面的描述。就連他自己都親自謝了一份。雖然說張凡的記憶力當真是不錯。什麼事情。只要是他看過的。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但是即便是如此。這件事情對於張凡來說。他覺得還是有寫下來的必要。雖然說由他本人來這麼想當真是非常奇怪。但是也不得不說。即便是他親自所寫下的。到了多少年之後。也就會是無價的珍貴資料了。
且不說這些。總之朱翊鈞在大婚之後。實際上他的確是並不怎麼喜歡他的這位皇后。只不過因為他很是聽從張凡的教誨。就算是不喜歡。這最起碼的和睦。也還是能夠做得到的。總之。是少了很多冷眼相待。
而。且不管朱翊鈞到底喜不喜歡自己的這位皇后。可是既然是他的皇后。那麼有些事情。可管不著他喜歡不喜歡。那都是要做的。就比方說生下子女這種事情。
而朱翊鈞和他的皇后倒也不負李太后的期望。在大婚之後沒過多久。太醫也就診斷出來。皇后王氏懷了身孕了。
對於這件事情。李太后自然是高興非常的。不只是她能夠抱孫子了。更加重要的是大明的江山後繼有人了。能夠將大明江山延續下去。這是李太后最為看重的事情。所以這件事情她也自然是高興非常的。
因此。皇后懷了龍種。這件事情自然是值得好好慶賀一番的。所以。那段時間。宮中也當真是宴席不斷。好在那個時候。大明的銀錢還是很充裕的。不管是國庫還是皇帝的內庫都很富裕。所以這連番宴席。不僅僅內容是相當奢華的。也並沒有讓下面的大臣。包括張居正在內的一些人反對什麼。
但是。有的時候。就很能夠體現“樂極生悲”這句話的意思了。在如此大肆慶祝皇帝能夠誕下繼承人。可是王皇后的肚子可並不爭氣。十月懷胎。滿滿辛苦的結果。卻是生了個公主下來。
當時。等著皇后生下孩子的人當真是有不少。甚至於如同張居正和張凡等人。都是獲准能夠進入宮中等待。就等著太子降生的那一瞬間。變馬上昭告天下。普天同慶了。但是誰知道。結果卻是如此。這當真是讓人們有些接受不了了。
老實說。當初就發生了一件事情。王皇后嫁入宮中之後。也就是明白過來。皇帝並不是很喜歡自己。而且她也是知道。是因為張凡的緣故。所以朱翊鈞對她這才是還能夠保持這種夫妻的關係。當然。皇帝和皇后的這種關係自然是跟普通的不一樣的。不過這裡倒不是要討論這個。
王皇后明白皇帝並不喜歡自己。但是她為人很是低調。她雖然也想要引起皇帝的注意。但是她生怕自己做的太過火。會讓宮中的人討厭自己。雖然自己是皇后。但是有些事情。當真是難辦的很。因此。王皇后實際上心中也就是在指望。如果說這一次她能夠為朱翊鈞生下個男孩的話。那麼可以說。基本上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解決了。
她是皇后的身份。而皇后所生的男丁。不管如何。都必將能夠成為太子。然後將來坐上龍椅。如此一來。只要她平日裡不要太過盛氣凌人。那麼她的地位也就根本不可能動搖。總之。她就是這麼考慮的。
但是。所謂天不從人願。那就是如此的。
在她知道。自己費了這麼大的心思。忍受了這麼多的痛苦。卻是生下來一個女兒的事情。她當時當真是覺得天都塌了。激動起來的王皇后。甚至差點就要將自己的女兒活活掐死。好在當時在場的人不少。就連李太后都在。她自然是沒敢造次的。
不過若僅僅只是如此的話。那倒還沒什麼。就算是第一胎生了個女兒。那麼將來再生個男孩就好了就是了。可是問題就在於。她的這第一胎。也就是她的最後一胎了。
這種事情。或許不論是看史書還是。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好多皇宮中的皇后之類的。都是生完了第一胎就不能再生了。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古代的婚姻年齡。女方實在是年紀比較小。僅僅是成長到了剛剛能夠生孩子的年紀。因此。第一胎生下來的話。很有可能會出很多問題。
總之。當王皇后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那可是當場昏了過去。將在場的人都是嚇了一跳。就連李太后都是如此。
實際上。李太后又怎麼可能會想不到她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的表現呢。但是這種事情又根本瞞不住。所以也就只能說出來了。
或許。皇后生了個公主。而且皇后以後再也不能生產了。這種事情對於皇后。甚至於包括皇后的家人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但是這件事情。對於皇帝和太后來說。那自然是沒有任何負擔的。
人人都說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要這麼多女人做什麼。還不就是為了給皇帝傳宗接代。好讓帝位能夠流傳下去的嘛。因此。就算是皇后沒有生下男丁。但是還有其他的女人來做這件事情。沒什麼問題。
一直到了這裡。都還沒有任何的問題。而對於朱翊鈞來說。也是因為他看到自己的皇后沒有生下男孩的那副模樣。對她也是起了憐憫之心。打算以後對她好些。當然。這是一件事情。
但是另一方面。朱翊鈞也明白。自己作為皇帝的重要性。那就是要傳宗接代。而實際上。在皇后沒有能生下男孩的時候。朱翊鈞就已經給自己找好了打算了。那就是那個很早就進宮來服侍自己的那丫頭了。那個小丫頭。實際上早就已經被冊封為淑嬪了。而這鄭氏。也當真是有這份心思。所以在許多事情上面也都是非常迎合朱翊鈞。深得朱翊鈞的喜歡的。而如此下來。皇后沒有生下男丁。將來也不會。朱翊鈞也希望鄭氏能夠給自己生個兒子。將來封他為太子。讓他繼承皇位。
雖然說。張凡對於這位鄭淑嬪並不是很喜歡。雖然說也是看不出來到底有什麼問題。就算是很喜歡在宮中爭權奪利。但是這也並沒有什麼問題。
不過。朱翊鈞在跟他提了這件事情之後。張凡從一開始的猶豫。也是考慮過來了。這件事情說到底也沒什麼。如果說鄭氏當真是能夠給朱翊鈞生下男孩的話。將來讓這男孩當太子。甚至做皇帝。倒也沒什麼。畢竟做皇帝的是她兒子。又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