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一條鞭法》。不光是張居正。就連張凡。甚至於包括內閣的其他五人。都是傾注了許多的精力和汗水在其中的。畢竟這件事情。那可當真是不錯。或許跟歷史上的初衷並不相同。如今的大明朝並不缺錢。而且政局也相對穩定。並且民間也沒有那麼多鬧騰的事情了。所以《一條鞭法》雖然說主要的內容。實際上是增加朝廷的賦稅。但是實際上。最為主要的。其實是減低百姓們的勞碌了。
因此。對於這件事情。朝中支援的人。那就自然是非常重視了。再加上。這《一條鞭法》雖然是早就已經有了。甚至於在很多地方都已經是有了雛形了。但是即便是如此。要通行全國的話。必然是有很多問題的。而這些問題當中。有些當真是能夠變好為壞。讓原本是好事的事情。變成了讓那些官員們來斂財的工具。
所以。對於這件事情。張居正和張凡這些人。當真是重視無比的。
而兩人在當年《一條鞭法》執行的前前後後。也是做了許許多多的考慮的。實際上。在張居正提出來之前。兩人就已經是發現了當中的許多問題。而在提出來之後。也是如此。只不過當時。張居正已經在朝堂上說了這件事情。這些剛剛發現的小問題沒有辦法馬上就更改。因此。他們兩人是打算先放一放。等到過一段時間再說的。
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這問題自然是越來越多。有的是張居正提前就發現了。並且馬上就改正過來。因此沒有出什麼問題的。而有的則是他們並沒有提前發現。甚至於已經發生了的。不過張居正對於這件事情非常上心。更何況這種事情發生了之後。已經是有了先例。因此馬上就下令更改。也就順其自然了。
說起來。在中國古代。一部新法的頒佈。或許在之前和之後是經歷了許多磨難的。但是在之前沒有一部新法。會想如今的《一條鞭法》這樣。修改的如此頻繁的。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可以說是開了先例的。
而且。有些事情。即便是他能夠及時下令更改。卻也還是有人在不斷地觸犯。
當初。剛剛頒佈實施的時候。就是因為考慮到當地的那些地主會和官宦勾結。因此。特意從東廠調了許多人去監視。而這監視下來。第一年。被革職查辦的地方官員就有多大三十餘人。貶官的有上百人。而罰俸的則是多達兩百多人。而且這一次。東廠的人可沒有胡來。也沒有隨便安插罪名給地方得罪了他們的官員。他們是在暗中監視。甚至於都沒有露面。只是將看到的情形彙報上去而已。
由此可見。一部新法的實施是多麼的困難。不光是張居正這些提出來的人。在朝堂上要跟反對的那些人爭辯。就算是當真實施下來了。下面的人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多的是自私自利之徒。
而這第一年所查出來的這些人。實際上都只是對於新法不配合的人罷了。尤其是那幾個被貶官的。實際上也只是死硬著不肯執行罷了。並沒有利用《一條鞭法》來做些什麼牟利的事情。
可是隨著這些人倒黴了。這件事情傳開了之後。也就沒有人再敢跟張居正。跟新法對著幹了。所以。不管是名義上還是暗裡。都需要遵循著朝廷所頒佈的這個新法來執行的。
但是問題又隨之而來了。那些地主們能不能夠獲利。對於地方上的官吏們來說根本無關緊要。他們也並不關心這些。最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夠從中獲利。畢竟像是海瑞這樣的清官也實在是太少了。多的是那種。就算是沒有什麼大奸大惡的想法。卻也是想要分上一杯羹的人。
因此。這些人就開始考慮。這新法當中是不是有什麼能夠讓他們鑽的漏洞了。
而這麼一想。自然是有的。畢竟世上無完美之事。
只不過。他們能夠想得到的這些很是明顯的漏洞。張居正那邊也是早就想到了。而在那些人才剛剛準備完畢之後。朝廷就又有旨意下來了。這些人一看。自己“千辛萬苦”所想到的辦法。卻是在還沒有開始實行之前。就已經被堵住了。這自然是讓他們非常氣惱的。
但是同時。也是有人覺得朝廷只是說說看而已。所以。這些人當真是我行我素。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而這麼做的結果就是。第二年。又有許多人因此而出了各種各樣的事情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有的地方。剛剛被貶走一個。又換來一個新官之後。這個新來的。卻是一點都不吸收他前任的教訓。依舊是這麼我行我素。
對於這種無法無天的事情。張居正或許左右不了人們的想法。但是他可是能夠左右這些人的行動的。而且張居正對於這種屢教不改的地方的官員。也當真是毫不姑息。發現一個就懲辦一個。一點情面都不留。
不過萬幸的是。如今張居正也知道自己在朝中比較招人恨。雖然他不在乎。但是他也是害怕這些人在暗中給自己使絆子。因此。雖然到現在。這麼多年下來。出了這麼多的問題。但是這些人當中也從來就沒有一個因此而丟了腦袋的。最多就是被關進暗無天日的黑牢當中。並且恐怕是永不見天日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這種事情還是沒有辦法杜絕。不管是你用的手段再怎麼狠。也還是有人敢這麼幹。也不知道是該稱讚這些人的膽子大。還是應該說這些人沒心沒肺了。
為此。張居正也是頭疼不已。這人。一旦要錢不要命起來。當真是沒幾個人能夠受得了的。
最後。張居正對此也是稍稍妥協了。並不是說他就此不管不問了。對於這件事情。他倒是定了個標準。做可以。做得太過了。那可就不行了。
雖然說這麼做實在是有些姑息養奸的意思。但是對於張居正來說。他這也是權宜之計。沒有辦法的辦法。如果還是按照之前的那種態度。恐怕再過兩年。到處調換官員。下面非得要亂起來不可。
當然。張居正所制定的那個標準。也是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傳到了下面去。讓那些人知道了。簡而言之。也就是張居正很明白的跟這些人說了。你們可以貪些小財。但是不要太過。一來不能影響到百姓和朝廷。二來不能弄得滿城風雨。只要不過線。都可以忍受。
但是同時。張居正也說了。一旦當中有那種喪心病狂的人。一旦過了那條底線的話。張居正也不打算再留手了。
所以。到了第四年的時候。第一個在頒佈了《一條鞭法》之後。因為貪瀆而被砍頭的地方官員出現了。
不得不說。這個人當真是給了這些人一個標杆。而這件事情出了之後。也是讓下面安分了很長一段時間。只不過。好景不長。在經過了那段時間的安分之後。那些人又再一次不安分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