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幾日。張凡著實有些得意的很。對於在這個時代。忽悠兩個外國人來說。張凡感覺很欣慰。還記得那日。當他們路過一條煙花柳巷之時。二人看到裡面有不少裝飾的五彩繽紛的閣樓。不少花枝招展、濃妝豔抹的姑娘在門口微笑迎客的時候。二人還很好奇地向張凡詢問了一番。這個時代不管是在那裡都會有這種出賣肉體女子。雖然大明自從開國之時。朱元璋便下令嚴禁這種風月場所。不過連朝廷都有自己的教坊司。於是。這一條明令禁止的條款卻是如今最沒有人遵守的。
張凡自然知道當今世界在這方面的趨勢。可也不好直接開口說明他們的身份。只得委婉地用英語告訴二人這裡是酒樓。這些女子在門口招攬客人。算是……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吧。
身為女性的喬安娜雖然知道。卻是並不明白張凡的意思。倒是理查德。畢竟是個男人。在如今歐洲那個浮華的世界中自然去過。張凡這麼一說他就明白這些女人是做什麼買賣的了。不過他再將這些告訴喬安娜之後。喬安娜似乎也是見怪不怪。只不過二人又有些別樣的心思。畢竟二人眼前的這些風塵女子無一不是穿紅戴綠。而且據張凡說道。那些所謂的頭牌大多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尋常人家若是沒有金錢和地位。見上一眼也是困難的緊。這些見聞讓二人再一次從一個側面看到了這個東方帝國的繁華。
不過張凡心中也有計較。畢竟光是展現繁華的一面。也許現在能讓二人感嘆。可是這二人回去之後將這裡的見聞傳播出去。那些歐洲的野心家必然更加執著於這片富饒的土地。張凡現在在想個辦法。也要向二人展示一番大明的軍威國力。也好讓他們心生敬畏。
不過正在琢磨如何做這件事情的張凡如今卻是停下了手裡的活。因為京城傳來的訊息。高拱開始對徐階發難了。不過張凡如今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並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因為如今的朝中因為這件事情都亂了起來。
要說這事紛亂的開端。正好就是從馮寶將高拱的那份彈劾徐階的奏摺拿走之時開始的。那日。馮寶從司禮監將奏摺私自拿走。他前腳剛走。後腳猛衝就回到了司禮監。本來他正要將摺子呈上去。可是到處都找不到。心急之下。猛衝叫來手底下的小太監詢問是否是他們打掃的時候給收在了什麼地方。小太監回答說今日還沒有打掃。這一下猛衝就急了起來。這份奏摺是要單獨呈給隆慶的。倘若是讓其他什麼人看到了。猛衝是怕多生是非。
這時候。一個猛衝心腹的小太監前來彙報。說馮寶剛來過。這也是猛衝讓他盯著的。畢竟馮寶每日都會來這裡想找他麻煩的心思猛衝也是知道的。猛衝聽他這麼一說。頓時緊張起來。倘若真的是馮寶看到了這份摺子並且拿走了去呈給隆慶。這事就麻煩了。且不說馮寶會在隆慶面前倒打一耙。利用這份摺子來嫁禍高拱。就是猛衝自己也有麻煩。本來。這份摺子是高拱寫的。與他猛衝斷然沒有什麼關係。可是這朝中上下誰人不知猛衝是靠著高拱舉薦才當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而且高拱雖是內閣首輔。然而這上摺子的程式他依然要遵守。如今卻是直接將摺子交到猛衝手中。下面那些人全然沒有一點訊息。這怎麼讓隆慶不知道他猛衝和高拱有關係。
想到這些。猛衝不由得一陣冷汗。他做這個掌印太監還沒多長時間。如今卻是出了大麻煩。萬一事發。這就不光是他提前退休丟臉的事情了。弄不好還要有殺身之禍。這事情如今不是說二人誣陷徐階那麼簡單了。若真的查起來。二人必然落個內廷外朝相互勾結的罪名。這自古以來就是皇家最為忌諱的幾件事情之一。
大驚之下的猛衝趕忙命人備車前往高拱府上。將事情全數告訴了他。高拱一聽也是大驚。雖然臉上沒有什麼。可是心裡恨不得現在就一刀捅死眼前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死太監。只不過高拱也並非莽撞之人。事情如今已然發生。再去責怪猛衝、甚至是殺了他也於事無補。更何況高拱還要藉助猛衝如今的權利來補救這件事情。
思索了一番。高拱打定了主意。不再用上摺子彈劾這種他覺得略顯“溫和”的方式。而是選擇直接在朝堂上開火。為了這件事情。高拱算是做了完全的準備。他重新寫了一份言辭激烈的彈劾徐階強佔田地的摺子。並且將自己手下收集來的那些“真憑實據”也統統寫在一起。準備在第二日的早朝上開始發難。
話說隆慶自從昨日從馮寶呈上的摺子那裡知道了高拱的打算。回去之後的隆慶也從原先剛剛聽說這個訊息的憤怒中回過勁來。平靜了許多。對於從作為一個從不得意的裕王坐上皇帝寶座的他來說。著實見慣了。之前的他確實被馮寶帶來關於江南貪瀆官員的事情所影響。因而才會對高拱肆意誣陷徐階的事情感到憤怒。不過靜下心來的他又覺得這事很正常。但是隆慶突然又想到了別的事情。雖然馮寶只提過一次。但是他還是注意到了。那就是關於猛衝的。
前面說過。內廷和外朝官員勾結便是犯了皇家大忌。隆慶身為大明天子。自然也免不了有這番心思。不過這大明朝並非沒有過先例。像是武宗當年的劉瑾。還有隆慶他爹時候的嚴嵩。這些都是先例。就連現在也存在。隆慶心裡明白的很。如今張居正和馮寶就勾結在一起。說“勾結”二字或許有些嚴重。隆慶明白馮寶比較貪心一些。張居正只不過是在逢迎他。而更重要的是。隆慶相信張居正。而且他也對與太監的這種普遍喜歡貪小便宜的心思比較放縱。
可是如今高拱和猛衝二人也出現了這種情況。隆慶不由得就有些心中不爽了。畢竟像張居正這種人天底下又有幾個。只不過高拱復職重新入閣不過半年有餘。即便他是當今皇帝。整個天下都是他的。他還是不能輕易就將高拱撤職查辦。即使是如今的高拱犯了皇家大忌。可隆慶不同於其他皇帝的特點就是他喜歡反其道而行之。再說他也知道高拱和猛衝勾結不過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以及打擊自己的政敵。並非是為了謀反。然而隆慶再大度也畢竟是孤家寡人的帝王。因此這件事情自然就在他心裡留下了疙瘩。
第二日的早朝上。隆慶因為心中的事情不由得多看了高拱兩眼。發現他還是如以前一樣正定的很。只是不知是隆慶心中所堆積的事情還是怎麼的。他發現高拱昔日那張透露著豪爽之情的臉上如今彷彿閃爍著陰險狡詐的意味。
也不知是否當真應了隆慶心中所想的。當他身旁的太監最後一次喊出“有事上奏。無事退朝”這幾個字的時候。高拱站了出來。
看到高拱站出來。下面的眾臣自然知道肯定要有什麼要事發生了。只不過如今朝中哪裡還有高拱值得打擊的人。大部分已經被高拱擊敗。就剩個張居正如今也是和他相安無事。群臣們不由得有些納悶。
張居正雖然沒有得到訊息。但倒是能猜到一點。他頗有些緊張地看著高拱。生怕他當真是為了那件事。而高高在上的隆慶已然明瞭他要說什麼了。心中不由得更是複雜了起來。
“臣有事要奏。”高拱說著話。已經來到了大殿中央。向著隆慶跪了下去。
“愛卿平身吧。有何事但說無妨。”隆慶有些無精打采地說道。語氣裡帶著一些失望。
高拱從隆慶的話語中已經聽出了一些東西。只不過這麼些年來他那個豪爽的性格造就被磨得圓滑了。只不過那一份天生造就的執著卻是一直存在著。要不然他也不會明知道隆慶已經明瞭了這件事情。仍然不顧一切的想要讓那總是和自己作對的徐階落得個悽慘下場。
“陛下。”高拱不慌不忙地開口說道。“陛下。三月前。臣請旨陛下下令應天巡撫海瑞徹查江南豪強強佔百姓田地。且不繳朝廷稅銀的事情如今已經有了結果。”他並沒有急著將事情說出來。
“是嗎。怎麼說的。”隆慶一直有些興趣缺缺的。
“江南各地一共查處好強百餘戶。收繳的侵佔良田近千頃。如今已經全數被海瑞收繳。交給了那些原先的僱農們。”高拱說道。
“這是好事啊。”隆慶隨口說了一句。“列位愛卿說是不是啊。”隆慶想要轉移注意力。檢視將這件事情昏過去。
下面的那些官員們立刻附和著隆慶的話語大拍馬屁。什麼“皇上英明神武”。“陛下洪福齊天”等等。
高拱自然知道隆慶的意思。只是他又怎麼會讓隆慶得逞。趕忙加大了自己的聲音:“但是。”看到群臣被自己的聲音震懾住。不再說話而是一同望向他是。高拱很滿意。“陛下。但是有一戶人家家中侵佔兩天幾十頃。卻頑固的很。多次阻撓海瑞的人馬。之後更有甚。盡然在海大人的人馬未到之時。私自將名下田地分給僱農。以躲避朝廷的徹查。”
群臣一聽就立刻紛紛議論起來了。雖然他們不知道高拱說的到底是誰。但是既然能從高拱口中說出來。這其中必有緣由。張居正自然知道高拱接下來打算說什麼。只不過他如今礙於和徐階的關係。即使想幫忙也幫不上。長在張居正身旁的李春芳本就如同清心寡慾的老僧一般。只不過他的心思明亮的很。看了看張居正的樣子。心裡也就明白了幾分。
“既然那戶人家將田地分給了僱農們。那些僱農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土地。朝廷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依著朕的意思。這件事情就這麼算了吧。”隆慶還是打算矇混過去。
“陛下。此風萬萬不可長。萬一那些豪強們知道了。那將更加有恃無恐。”高拱哪裡會放過這個機會。立刻說道。“何況這戶人家家主身份特殊。實在不可就此揭過。”
群臣一聽這話。又開始議論起來。他們不知道又是哪位朝中的官員惹到了高拱。要高拱如此行事。
隆慶本來還有些想要原諒高拱的心思如今已經被高拱三番五次的逼迫給磨光了。他也有些不耐煩起來。可是如今高拱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他要是再不開口那就有些不行了。
“是嗎。那戶人家是誰啊。”無奈之下。隆慶只得如此說道。
“正是昔日我朝內閣首輔。如今致仕回鄉的徐閣老。”高拱這句話說的是昂首挺胸。聲音別提有多洪亮了。
自然。這句話給大殿之上帶來的震動也是跟高拱的聲音成正比的。群臣聽到這句話立刻就炸開了鍋。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沒有驚訝的只有隆慶、張居正、李春芳以及高拱和郭樸幾人。當然前三人是有些無奈。後兩人卻是一臉得意。
隆慶聽著下面群臣如蒼蠅一般的交頭接耳。心中更加煩躁。開口說道:“閣老是兩朝元老。內閣眾臣。此事想必其中有些誤會。依朕的意思還是調查清楚。容後再議。”說罷。隆慶就想退朝離開。
高拱怎會放過。趕緊說道:“陛下。臣也知道此事牽涉甚大。也做了一番調查才又此一說。”說著他從懷中掏出兩樣東西呈在隆慶面前。說道。“這是臣的奏摺。另外還有那些曾經在閣老名下田地上勞作的僱農。上面寫明瞭閣老家中長期盤剝這些僱農的憑據。”
這話一說出來。下面鬧騰的更兇了。明眼人自然都看得出來高拱肯定是做了準備。只是沒想到他會做的這麼絕。
隆慶一聽。心中實在是煩到了極點。不想多做糾纏。說道:“你將摺子遞上來。朕要過目一番再做言論。”說完。也不再多做什麼。起身就想後宮走去。
隆慶離開了大半晌。殿上的太監才回過神來高聲宣佈退朝。看著隆慶憤然離開。高拱很得意。彷彿自己打了勝仗一般。下面的臣子們也開始高聲議論起來。張居正卻是因為恩師的事情有些悶悶不樂。倒是李春芳看清了局勢。望著隆慶離開的方向看了看。在轉過頭看著高拱的眼神中竟然帶上了一絲憐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