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封面從來都是明星爭奇鬥豔的地方,他們都把自己打扮得十分精緻,穿著各種自以為大氣好看的衣服,從沒人拍攝雜誌封面是臉都不露拍個背影的。
如果就拍個背影,還要明星做什麼,不就是衝明星這張臉來的嗎!
宋雯潔才明白,為什麼林立昨晚說衣服重不重要,甚至人也不重要了。
造型師也明白了,為什麼林立不要弄前面,而在意後面的髮型了,原來這傢伙是要拍背面!
果然是林立,不能以常理度之的一個明星。
侯海森道:“這樣……不好吧!”
牛政拿著攝像機對著林立的背面看了一眼,這是正常的居中構圖,沒什麼特別的,但林立的背影在攝像機下,忽然變得無位元別,林立的皮衣反著白色的燈光,讓畫面裡的色彩忽然變得奇幻起來。
彷彿黑中有白,百里有黑,黑黑白白,分不清真假。
完全沒有死寂的感覺。
而最搶眼的,是林立頭上那紅色的頭帶,頭帶後面留下的尾帶,從林立黑色的頭髮裡伸到了脖子,彷彿是頭上流出了一道血痕!
燈光打上去,看到林立側臉分明的稜角,忽然像極了一個勇敢的戰士,頭破血流,依然傲然屹立!
這照片是在太特別了,牛政忍不住按下了快門。
“咔擦。”
牛政拍了下來,看了看侯海森,說:“要不,我們先看看圖片?”
侯海森剛才想讓林立放棄這個造型和拍背影的想法,不過此時聽見牛政已經拍了,也強忍著跟著牛政看了下拍好的照片。
牛政將照相機連結了電腦,將剛才拍的照片放在了電腦上看了起來。
照片很立體,顏色簡單但不單調,畫面裡的一切彷彿都在相互呼應著。
畫面裡,林立的背影有些孤傲,也有些孤單,那紅色的頭帶很刺眼,像是一道血痕,讓林立的背影看起來又有了些悲壯。
牛政深吸了口氣,忍不住讚道:“好啊!”
牛政只是從一個攝影師的角度出發進行了讚歎。
但宋雯潔和侯海森就不一樣了。
宋雯潔也覺得挺好的,但明星登雜誌封面就是要曝光度的,這不露臉豈不是跟沒上一樣!
拍背影封面別人不是沒想過,只是沒有明星願意配合,露臉就是明星們上雜誌封面最基本的訴求了。
“這張是不錯,但拍正臉是不是更好呀?”宋雯潔說,希望林立可以拍一張正臉試試,若是效果好,宋雯潔自然希望是用正面照片上封面。
林立看了下照片,說:“不了,我看就用這張,不用再折騰了。”
牛政聽林立這麼說,看向侯海森,想看侯海森的態度。
侯海森也很喜歡這張照片,但他從沒見過有不露正臉的雜誌封面,心裡有些沒底。
侯海森臉上猶豫不決,不答應吧,之前就說過,封面由林立定,自己沒什麼理由反對,何況這照片確實不錯。
但贊同吧,侯海森也覺得拿個背影照當封面,有點兒戲了,這可是新年刊封面啊!
林立似乎看出來了侯海森的糾結,說:“侯主編,我知道你怕什麼,你就是怕這封面放出去,外界評價不好影響你雜誌銷量是不是?”
侯海森苦笑了一聲,預設了。
一線雜誌靠的是大品牌商的贊助,並不依靠銷量,而《少年偶像》這種二三線的雜誌,雖然也是廣告佔大頭,但和一線雜誌還是有區別的。
一線雜誌是口碑塑造起來之後,重要的是維護雜誌高階的形象以及在挑選雜誌封面的時候凸顯雜誌的實力和品味,而二三線雜誌,雖然也要顧及這些,但這些並不是最根本的,對二三線雜誌來說,最根本的還是銷量。
一線雜誌是有了口碑就有品牌贊助,而二三線雜誌是有了銷量才有廣告加入,還是不一樣的。
二三線雜誌都盯著銷量,因為只有有了銷量,廣告費才會水漲船高,雜誌社有錢之後,才有可能把雜誌社打造成一線雜誌。
新年刊封面請一個不露臉的明星,侯海森從業這麼多年,就沒聽說過。
林立見侯海森預設,說:“侯主編,你們這次不是打出的口號是定義新偶像嗎?我覺得新偶像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你看著張照片,就有一種撞破南牆的意思,不正好吻合你們的口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