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陵”雖強,但桃源當時的強盛,絕對不僅僅是因為“蒼陵”,在桃源,被稱為“桃源七子”的七個正值當打之年的大叔們,亦是名滿天下,“桃源七子”就是指當時桃源中其為極富才能與威望的七位弟子,也是淨地創始人凌修最為得意的七個弟子,而荀老爺子就是其中之一。可惜的是,後來在二十年前“蒼陵”覆滅之後的第八個年頭,魔界大舉進攻人界,首當其衝的便是孕育出令妖魔們忌憚多年的“蒼陵”的桃源,淨地所有戰力拼死與妖魔們激戰數日,雖然最終保得桃源不滅,“七子”卻是逐個凋零於那場戰役之中,只剩下一個荀況,而這件事也成為了荀況一生的傷痛,從此之後,桃源便再也不復往日雄風了。
而荀歌所說的事情,便是發生在二十年前,那時“蒼陵”奉命去一個被稱為“血色水晶”的地方執行勘察任務,之後數月便是杳無音訊,大家都隱隱感覺到不妙,但由於這項任務牽扯極大,十分機密,就算是在淨地除了御靈殿幾個高層以及當時的莊主凌修之外幾乎所有人都對那個任務以及那個地方一無所知,所以即使有心搜尋,也是無處可尋。
後來,御靈殿似乎也感覺到了不妙,就命凌修帶領御靈殿幾人秘密前往到“血色水晶”去實施救援,但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僅僅只帶回了十一把劍和一卷秘密古籍,當時人們議論紛紛,而御靈殿卻對此事諱莫如深,他們幾乎銷燬了與那次任務有關的所有資料,也不對外界做出任何解釋,似乎“蒼陵”十三人以及十三把名劍中的鉅子和少傷就這樣莫名其妙的失蹤了,而這次事件的唯一線索,那捲古籍,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當時的荀歌正值少年,按他自己的說法,他那個時候屬於“蒼陵十三刃”的狂熱崇拜者,所以他在暗地裡開始了對這件事情的調查,就在那個時候,他利用老爺子身份之便有機會能夠看到了那捲古籍一眼,那上面密密麻麻盡是一些看不懂的奇怪圖案或者文字,之後荀歌也仔細查閱過了留存下來為數不多的關於那次事件的卷宗和檔案,那幾十天他幾乎天天泡在桃源收藏卷宗的閣樓——七星閣裡。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本卷宗中他發現了一張蒼陵隨行任務筆記的殘頁,透過上面的記述,那捲古籍應當是被稱為《開天寶鑑》,其上記載的文字乃是一些密文,很有可能是上古某位大神或者聖人所書,但這些調查終歸是再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再加上十二年前魔界大舉進攻桃源,幾乎所有的的資料古籍都已經在戰火中付之一炬,現在要查,更是難上加難。
仲丘聽完荀歌的講述,道:
“密文?那是什麼東西,密碼之類的嗎?”
荀歌道:
“我當時就這件事情請教了很多人,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密文應當就是指特殊的當世之人所無法理解的文字。”
仲丘更加不能理解了,道:
“既然無法理解,那那捲古籍寫出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荀歌道:
“我覺得有兩種可能,第一就是書寫之人發現了在他的時代不能被認可的事物或者理論,他無法用通用的語言寫出來又不想自己所發現的東西被埋沒,所以才自創了一種所有人都不能夠理解的密文書寫了自己所發現的東西。”
仲丘摸摸頭,覺得有理,又問:
“那第二種可能呢?”
荀歌道:
“第二就是這卷古籍上記載著一些絕對不能夠被人們所看到的東西,比如,預言或者一些上古的秘密。”
仲丘聽得莫名其妙,道:
“什麼意思?”
荀歌道:
“我打個比方,如果這本書是一本預言書,他預言了之後會發生的所有事情,那麼,作為不可改變歷史的我們,應當知道這上面的內容嗎?”
仲丘覺得荀歌這個想法有些好笑,道:
“怎麼可能,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預言書這種東西呢?”
荀歌見仲丘並不感冒,嘆了口氣,道:
“看來要用複雜的想法去忽悠一個頭腦簡單的人還真是難呢。”
仲丘聽出這句話是在罵他,但他倒是不怎麼介意,繼續問:
“既然你看過那捲古籍,那它不是應該身在桃源,怎麼又會出現在那個鬼谷呢?”
荀歌道:
“前天老爺子見過鬼蠱了,根據他的說法,這《開天寶鑑》似乎分為兩卷,其中一卷自是在桃源,而這一卷似乎就是那另外的一卷。”
說著,荀歌拿起案上的古籍,揣入袖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