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霽帝都“景光”,隸屬絡國境內。位於東霽中部地區,與夏、雁、夙、墨、絡、啟、邯七大諸侯國相近。
四通八達,往來者眾。
本為絡國中部地區的一座荒城,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定的政治局勢,被定為如今的東霽帝都,並在方伯梁懿這幾年的苦心經營下,漸漸有了一個王朝之帝都該有的模樣。
“天火劫”後,東霽列國殺伐混戰,先帝駕崩,太子流亡不知所蹤。原本為夙國明光鎧舊部、寒甲軍重要將領的景軒,在夙國贏得與墨國的第一次戰爭後,得一名黑衣女子的指引,帶著數千寒甲軍不告而別,孤自踏上了尋找流亡太子的旅途。
最終,幾經坎坷,尋回太子的景軒並沒有將太子帶回夙國,而是將之轉而獻給了當時剛由平民百姓搖身一變成為啟國國主的梁懿。
此時,西霽八柱國兵發涇渭關,意圖藉著這場東霽久久不能平息的亂戰,完成霽王朝的一統。危難關頭,梁懿與景軒達成匡復東霽的共識。但考慮到僅以啟國一國之力實難完成如此艱鉅的宏偉之志,梁懿挺而走險,轉而將太子作為籌碼,獻給了當時唯一沒有捲入混戰的絡國,以此換去絡國支援,建立絡啟兩國同盟,再借由西霽入侵之危難局勢,與絡啟兩國同盟之實力,說服東霽列國停止混戰,聚首涇渭關與西霽八柱國決一死戰!
史稱“涇渭關會盟”。
涇渭關一戰後,號稱“布衣國主”的啟國國主樑懿名震天下,東霽王朝在眾人的努力下成功光復。
天子為感天恩浩蕩,與梁懿之忠義赤誠,委任梁懿為方伯,並於帝都“景光”開府,自此昔日的布衣國主樑懿,飛上枝頭變鳳凰。
能在帝都開府,這將意味著梁懿,可以擁有自己獨立辦公的權力與機構,不需經任何人的監督和管轄,當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那麼,何為方伯?
霽初,“天子建國,諸侯立家”。
燼朝滅亡後,霽武帝慕景在所分封的諸侯國中,委任王室功臣、懿親為諸侯之長,代表王室鎮撫一方,稱為“方伯”。
最初的方伯一直由歷代夏國國主擔當,直到“赤焱之亂”令霽分東西,夏、邯兩國聯軍險些被赤焱武士亡了國。殺伐混戰,禮樂崩塌,好不容易夙國參戰平息了“赤焱之亂”,多年後“天火劫”的降世,再次讓命途多舛的慕氏王族雪上加霜。
不得不承認的是,梁懿的出現,對於正統的慕氏王族,也就是東霽王朝而言,如同黑夜裡的一道星光。整個東霽王朝的文人志士都在這道星光裡看見了霽朝一統的希望。
而帝都“景光”,雖處絡國境內,亦有三萬絡國“玄甲軍”進行常年駐紮,以備不時之需,但實際上主要還是由身為方伯的梁懿親自坐鎮統轄,並對天子直接負責。
原夙國明光鎧舊部、寒甲軍重要將領景軒,則因尋天子於水深火熱,並在涇渭關一戰期間建立赫赫戰功,被天子封為帝都王室禁軍“長翎”的大統領,負責帝都守備與秩序。
如今的東霽帝都“景光”,在梁懿這幾年的經營下,漸漸有了一個王朝之帝都該有的模樣。對於這一時期的東霽王朝而言,梁懿是當之無愧的功臣。
繁華、秩序、安寧、輝煌。
文人墨客日漸歸心,潑墨詩詞以頌盛世;有志之士不遠萬里,匯聚帝都為博功名;巨賈與世家雲集於此,為這失而復得的繁華,錦上添花。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
……
雲凡等人到達帝都時,是十月六日的午後。這一天孟簡剛好在黃昏來臨前到達夙國的國都,明月城。
十月四日的時候,雲凡一行人便在絡國境內的觀瀾城靠了岸,然後連休息都來不及不休息,直接馬不停蹄朝帝都前進,僅兩天時間便抵達目的地。
這一路的奔波,可把許久不鍛鍊的王公子給累慘了,所以在抵達帝都前,王渺舟便跟雲凡申請,等到了帝都後,與雲凡“分頭行事”。雲凡去找景軒說“正事”,而自己則要去好好地消遣消遣,放鬆放鬆。
雲凡同意了老王的申請,但是又擔心老王在帝都會惹什麼事,便讓司徒鍾情陪伴王渺舟左右,以備不時之需,王渺舟得知後竊喜。
臨行前,雲凡給了王渺舟和司徒鍾情一人一張十萬的金票,並再三提醒二人:“天子腳下,小心說話,我們是來辦事,千萬別去惹事!”
“放心,我很有眼色的!你就安心辦你的事兒去吧!”話音剛落,王渺舟便拉著司徒鍾情跑得沒了影。望著王渺舟與司徒鍾情遠去的背影,雲凡不知是喜還是憂。
在絡國靠岸後不久,雲凡便寫了一封信給此時已身為帝都禁軍統領的景軒。而景軒的地址呢則是由咱們的天瓊城王公子“友情提供”。
天瓊城王公子,路子一向很野。
人沒來過帝都,更沒到帝都,就已經提前把這座城裡大致的局勢與風土人情摸了個清清楚楚,這也雲凡在接下來拜訪景軒的過程中,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儘管雲凡不願承認,但事實告訴他,這世上有很多問題,一旦有錢了就真的不再算是問題。
站在帝都大門外,川流不息的人潮中,雲凡有點恍惚,似是回到了多年前還是東霽帝都的鏡月城。
寬大的城門,氣勢巍峨,可以同時容納五輛諸侯的馬車並駕齊驅,朱門粉飾琉璃瓦,時刻有威武雄壯的軍人把守城門兩側。
直到仰頭間,才發現城門上刻著的不是“鏡月”,而是“景光”二字。看守城門的軍人神情肅穆,裝束有些像當年夙國的明光鎧。由於這段時間帝都發生了不少離奇的失蹤事件,所以對於過往的商旅盤查,比起以往要嚴那麼一點。
雲凡沒有說話,表情凝重肅然。
他從城門外的小販手裡買了一張景光城的地圖,以及遮陽的蓑帽,然後順勢融入這熙熙攘攘的人潮之中。待長風過眼,此前諸多往事,也在此間於心頭悄然消散。卻不知,一雙警覺的眼睛,早已在他踏入這座“貪婪巨獸”的口中時,便已悄悄盯上了他。
帝都百姓,熱情好客,仗義直率。
與雲凡“分頭行事”的王渺舟,帶著司徒鍾情先來到了聞名天下的京師大酒堂,點了一份最正宗的京師烤雞。
“京師烤雞”本是前朝宮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