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淵嘯沒有藉機逃走,也沒有江湖人士前來搗亂,一切都如預期順利進行。他依舊一臉的漠然,任憑眾人將他雙手反綁,同女皇冰棺一起送進了墓室。
巨大厚重的莊女皇墓室鐵門緩慢閉合,再被火紅滾燙的鐵水澆築封死,所有為莊女皇殉葬的人,再無法逃離莊女皇的墓室。
莊夢蝶冷眼看著這一切發生,雖然裝出一臉對母皇的不捨,但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自從那夜從允王府回來,莊夢蝶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一旦想起林淵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守衛森嚴的允王府,在身手不弱的允王枕邊放上一封書信,她就一直擔心林淵嘯哪天會出現在她的府邸,將冷冰冰的長劍架在她的脖子上。
如今好了,林淵嘯真的給莊女皇殉了葬,她再也不用擔心林淵嘯會潛入她的府邸,也不用被林淵嘯那雙冰冷如劍的眼睛盯著了。
莊女皇,那個她曾經百般討好,卻被冷落,被推入冰冷的湖水落下一身病根的莊女皇,她終於死在了她的手上,她終於永遠長眠於地下,她也終於可以不恨她了。
卸下心中的牢籠,原來只是一瞬間。
林淵嘯已經殉葬了莊女皇,莊扶搖的死期也不遠了,沒有人能再阻止她當上天璇國的女皇,她想要的,終將要牢牢握到了她的手裡。
莊夢蝶雖然垂了兩行清淚,但嘴角卻不受控制地勾起了一抹弧度……
直到感受到有人的目光一直落在她的身上,她才驟然收斂了嘴角得意的笑意,扭過頭朝著目光來源的方向看去。
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是來自莊非魚,莊非魚微微皺著不濃不淡的劍眉,一張俊朗清逸的臉上並沒有多餘的表情,他一直站在不遠處看著莊夢蝶,深邃如星的雙眸中有著莊夢蝶看不懂的複雜。
深秋的正午,日頭也是毒辣的,眾人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在一片哀樂聲中,灑著冥紙返回皇城。
返程的途中,白色的冥紙隨風飄搖,洋洋灑灑,伴著一路上的紅豔豔的楓葉一同落下,今年的秋天,景緻格外不同,就好像在深秋下了一場雪,雪與楓葉交融,紅得璀璨,白得深沉。
返程的路還未至一半,莊夢蝶和莊非魚就故意落在了送葬的人群之後。
看著送葬的隊伍漸漸遠去,確保了再無人能聽到他們的談話,莊夢蝶才拉住了莊非魚的衣袖,幽幽開口道:“二皇兄方才為何用這樣的眼神看著夢蝶?”
還未等莊非魚回答,莊夢蝶輕嘆了一口氣,雙目微闔,黯然神傷道:“夢蝶知道,二皇兄一定是覺得夢蝶是個殘忍的人,林將軍雖然不是因為夢蝶而死,但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夢蝶只知難辭其咎。”
莊非魚依舊在沉默,他不知道此刻該說些什麼。林將軍林淵嘯和他的父親司馬鈞師出同門,雖說是師兄弟,卻情同手足,甚至於比同胞手足更親。
司馬鈞因司馬家族的人而死,司馬家族的人無動於衷,而林淵嘯卻能為司馬鈞鳴不平,知道自己已無力挽回,他懊悔自己沒有能力保住司馬鈞,更是從此離開皇城,隱入江湖。這份情,莊非魚雖然從不說什麼,卻不得不記在心裡。
年幼時,林淵嘯待他也如自己的親兒子一般,在天璇國女子為尊,女兒比兒子更受重視,可林淵嘯並非如此,他將自己的劍術傳授給他,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忘留給他,甚至他和莊扶搖起爭執時,他也站在他那一邊。
後來,父親過世,林將軍也隱入江湖,他就再沒見聽到過林將軍的音訊,更別說是見他一面,沒想到再次見面時,他們已經站在了對立面,他今日更是親眼看著林將軍落得了這樣一個慘烈的下場。
莊非魚沒有後悔站在莊夢蝶這一邊,也沒有後悔幫她登上天璇國女皇之位,可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因為林將軍的下場而感到難過。
在鐵水澆築皇墓時,莊夢蝶嘴角的那一抹躊躇滿志、無比得意的冷笑讓莊非魚忍不住心頭微寒。
在天璇國,沒有人比他更瞭解莊夢蝶,莊夢蝶看似柔弱,看似楚楚可憐,看似對權勢並不熱衷,但莊非魚知道,在莊夢蝶那病弱單薄的身體裡,有著一顆冷漠果決的心,她想將天璇國牢牢地握在手心裡,以此來彌補這些年來,莊女皇對她的冷落、傷害。
莊女皇沒死前,莊夢蝶在莊非魚的羽翼呵護下,尚且小心翼翼地收斂著自己的野心和情緒,如今,阻擋她的腳步的絆腳石已經被除得差不多了,她也再不必掩飾,再不必偽裝了。
莊非魚不是不知道莊夢蝶的演技精湛,但他從沒想過在他面前的莊夢蝶也是不真實的,而如今,他突然覺得他並沒有如他自己想象的那般瞭解莊夢蝶,莊夢蝶與他之間,像是忽然被什麼東西憑空隔開了一般。
看到莊非魚並沒有搭自己的話,莊夢蝶也沒再多說什麼,她默默地低著頭在他身旁走著。
莊非魚心頭煩亂,滿腹心緒已經不知道跑到了哪裡去,直至他聽到了莊夢蝶的咳嗽,先是一兩聲輕咳,緊接著,她的咳嗽越來越激烈。
莊非魚回過神來,看到莊夢蝶一臉的痛苦,她略微彎著腰,咳得肩背都在抖動,似乎連肺都要被她咳出來了。
看到莊夢蝶這般難受,莊非魚終於拋開了個人理不清的煩亂思緒,一把抄起莊夢蝶的膝彎,將她打橫抱起,快步走到路邊一顆高大的楓樹下。
高大的樹蔭遮住了炎炎烈日,只穿過繁密的枝葉流瀉下點點斑駁的光影,莊非魚伸手為咳得面色通紅的莊夢蝶揉著背心順氣。
莊夢蝶在莊非魚幫著順氣下,咳嗽總算是略有緩和,她探手入懷,取出隨身攜帶的白玉瓶,在手心中倒出了一顆藥丸,放入口中慢慢咀嚼嚥下。
約莫過了半柱香的時間,莊夢蝶的咳嗽總算是止住了,她的臉色也漸漸恢復如常,只是帶著些許疲憊。
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