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的產量如何?能不能用來印鈔票?”華國代表連忙詢問。
科學團隊立刻說:“產量還行,再加上鈔票這種東西,有面額的區別,所以作為一種高階貨幣,還是能流通全球的。”
“薄薄一張巴掌大的奈米絲綢,成本是150RMB,算上特殊的顏料和印刷成本,1元面額的地球幣,至少得價值160RMB,否則這種鈔票不如拿去當原材料。”
華國代表點點頭,倒是可以接受,反正紙幣遲早要淘汰。
現在就先把奈米鈔建立好,作為過渡,完全沒有問題。
黃極繼續說道:“第二,地球幣的價值,必須有等價物,你們可以自己設定,我們會根據其等價物,設定地球幣的最低價值。”
“至於實際價值,就看你們的信用和經濟狀況了,是隨市場波動的。”
人類代表一時間都很頭疼,這個等價物不好選啊。
看看黃金就知道了,簡直是白菜價,一千萬噸黃金的價值,和一千萬噸星芋真菌竟然是等價的!
這意味著人家出產黃金,就和種糧食一樣簡單。實際上他們也沒想錯,外星大公司採集元素,都是直接壓榨恆星的。
想要什麼元素,直接收割恆星就完事了。得到的普通元素,是以‘億億億’噸為單位的。
黃金並不比等重的食物高貴多少,相反,食物反而還要考慮各種方面,一些超高階食材,甚至要賣出幾千琅。
實際上那種星芋真菌也並不好種,在地表如果不想養死,需要巨量的化肥。如果在太空吸收輻射,那還得建立大型太空菌田繞著太陽公轉,前期投入也不小。
“麻煩了,所有的資源類物體,都不用考慮了,一定是非常廉價的。”
“材料吧,超導體就很不錯,一直到微子時代都廣泛使用。”
“可是我們超導體的產量太低了,匯率是根據他們的生產力來定的。”
“那怎麼辦?我們什麼東西都不值錢,實際上用什麼……人家的貨幣都是天價。”
“歸根結底,這個制度就是剝削我們,是高生產力文明對我們必然的壓榨。”
人類遲遲不能決定,用什麼來制定匯率。
感覺哪哪都是坑,看向黃極等外星人,彷彿在看向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巨獸。
尤其是黃極,其他使者大多都有一種‘推銷自己’的感覺,說的話都是一副很好商量的語氣。
但是黃極,說的話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沒有必要糾結,人類的文明終究要靠自己成長,星際貿易不過是給了你們一個平臺,如果你們不需要,可以選擇不要。”黃極攤手道。
“怎麼可能不要……”人類代表們臉色陰沉。
能買到總比買不到要好,一些地球上沒有的資源,能買到一點都是賺。
想到這,華國代表說道:“請問,如果用奈米絲綢本身的價值來算呢?”
“一聚變幣為96萬億RMB……”
“咳咳,不用說了,我們就問問而已。”
黃極剛說,人類代表就無語了,好嘛,數字太大都不用琅來說了,直接用聚變幣來表達。
可他們偏偏無法反駁,聚變幣他們知道,是一種非常便攜的核聚變方塊,即插即用,而且直接澆水都能為其提供燃料。
使用壽命也很長,可以用一萬年不壞。理論上聚變幣本身就能拿來當能源用,比人類現有的能源技術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飛船上插一塊聚變幣,可以節約大量的空間!
但是96萬億換一個聚變幣,越想越窒息,簡直要人老命。
這東西只是外星人的‘鋼鏰兒’而已啊,沒有哪個國家能一口氣拿出這麼多錢。
“那麼請問,如果用能量作為等價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