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十二王:旱災之主,炎君之王。
聽到這個一系列的詞語,虎大仙人雙腿都在打顫。
雖然旱災之王不如饑荒那般恐怖,但相傳二者總是如影隨形。旱災總是伴隨著恐怖的饑荒,霍亂世間。
對於世界的影響,旱災甚至比饑荒還要恐怖。
“旱災......旱災......怎麼會?”
“莫不是這世間劫難又要再起了?”
虎大仙人喃喃自語,他曾經有幸讀過一本仙籍,那上面有這樣的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遂旱災顯,旱魃出。”
“燠”的本意是溫暖,仙籍上稱“大燠”,則是“太熱了”。想想可以讓仙人都感覺炎熱的旱災,會有多恐怖。
而旱魃則是旱災之下,催生出的一種恐怖故事種。據說,其與旱災之王有關。
亦或者與人人傳說旱災,讓旱災的故事流傳有關。
旱魃他是隻曉得。
也曾經有幸見過,有些記載還這樣寫道:“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揉形披髮,一足行”。
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
旱災之下,不僅民不聊生,就連妖怪的生存也好不到哪裡去。
虎大仙人幼年的時候,曾經生活在南瞻部洲的一個小城裡,當年大旱,據說有旱魃出世。那情形,簡直只能用赤地千里來形容。
浮屍無數。
因為對水的需求過於旺盛,甚至達到了“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
這是什麼概念?
放在眼下,這一杯水能值好幾十斤青稞米。
普通的老百姓哪能喝得起這“貴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甚眾。荒郊野外之中,動植物更是枯萎腐敗,餓殍遍野。
千萬裡的土地,都乾枯開裂,赤紅無比,萬物地獄。
所以相比較而言,其實百年後,烏斯國正臨的那場旱災,只是剛剛起步罷了,情況還算好的了,還沒處於最糟糕的狀態。
當年虎大仙人,還是人類之身,那小城之中遇到的這旱魃,曾被他親眼所見,
雖然最後僥倖逃生,但也被旱魃的氣息所汙染,最終逃到深山老林,機緣巧合之下,走上了妖修這條不歸路。
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也算是命運造化。
所以他對於旱魃,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一方面無比憎恨厭惡旱災,一方面能走上現在這步,一切的根源,還是源自於幼年的這次遭遇。
雖然因為化為了妖怪,百年來吃了不少苦,卻也總比是個凡人,百年之後化為了灰灰的好。
“旱魃,旱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