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詫異的看了他一眼,發現鍾旌滿臉堅定,似乎並非要徵求意見,而是已經做出決定。
之所以會問自己,大概是因為看得順眼吧。
王辰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反問道:“為何有此想法?”
鍾芸大急,趕緊打岔道:“去軍隊幹什麼?你還沒成親,你去軍隊爹孃怎麼辦?鍾家怎麼辦?”
鍾家和姜家一樣,小的這輩兒也只有鍾旌這根獨苗,所以兩家才會聯姻,彼此守望相助。
“不是還有你嘛,我對接管家族,沒興趣。”鍾旌堅定地說道:“好男兒當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你,你要氣死我啊!”鍾芸不知道該怎麼勸這個倔強弟弟,氣得直跺腳。
她男人去了軍隊,這個弟弟也要去軍隊,軍隊就那麼好嗎?留下兩大家子老弱婦孺,以及無數產業,她一個女流之輩,哪裡照顧得過來?
不由得把求助目光投向王辰。
鍾旌的堅持,不禁讓王辰想起自己十八歲那年的高考,他也填報了某所軍大,當兵是他很小時候就有的夢想。
然而很遺憾,他沒被錄取,隨便選了所大學。
王辰想了想,對鍾旌說道:“你是想參加燕城主的軍隊,還是霞隱國的軍隊?”
“燕城主。”鍾旌肯定的說道。
“原因呢?”
鍾旌直言道:“霞隱軍隊保護不了這個國家。”
鍾旌言簡意賅,卻深深震動著王辰的心絃,保家衛國啊,如此崇高的理想,有什麼理由去阻止他?
王辰曾經生活的國家,經過十多年抗擊入侵、平定內患戰爭,正是有無數擁有像鍾旌這樣思想的熱血男兒,用生命換來的。
即使現在國內和平,也是因為有無數懷有同樣理想的軍人,誓死守護著國門。
王辰更清楚,那個世界依舊有很多國家,在飽受戰火之苦。
正如很多人說的那樣:世界從來沒有和平,只是幸運生在和平的國家。
所以,他支援鍾旌去軍隊。
王辰最後看向鍾芸,道:“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你擔心家族、父母,這本身並沒什麼錯,但你有沒有想過,假如霞隱國被敵國打敗,你所擔心這一切還有意義麼?”
不等鍾芸說話,王辰自問自答:“那將毫無意義,整個國家的產業、百姓,都會成為戰勝國的戰利品,被奴役驅使,那將會是一場浩劫般的災難。”
鍾芸不服氣,道:“就算兄長所言有理,但如今對外戰事不利,燕城主區區一城之兵,又何以能扭轉乾坤?鍾旌去了軍隊又能做什麼?還不是……”
說到這,鍾芸住口不言,神情慘然,似乎預想到弟弟馬革裹屍那一天。
王辰對此不以為然,他成長的國家百年前的情況,與如今的霞隱國何其相似,太祖不是一樣運籌帷幄,鼎定乾坤。
重要的是民心和信仰。
而燕無涯的討伐檄文中,對王辰提出那些,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戰略方針,都有諸多參照。
王辰雖然沒能力詳細提供那些經過論證的主義,但燕無涯的團隊根據他的那些先進理念,制定出了適合這個世界的戰略目標,以及大政方針,已然具備了初步立足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