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大皇子口中提到先皇后,軒轅帝再次抬起了手,但並未抽下。
“當年,伺候先皇后的婢女青蘭,曾經親耳聽見你母妃與你大舅父王齊巒,在背後私下裡談論先皇后不育子嗣,若不早逝,燕周江山將無人繼承。後來,王齊巒在酒樓飲酒,醉後曾揚言,若先皇后存世於今,燕周必亡。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可見太原五姓王家,仗著自己乃是世家之後,完全不將先皇后看在眼中,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大皇子聞言匍匐在地:“大舅父酒後失言,雖然所說為實話,但確實有錯,不該妄議先皇后。但那青蘭婢女所說之話,只是片面之詞,不能以偏概全。兒臣從小到大,母妃教兒臣嚴以待己,寬以待人,從不在背後論人是非曲直。所以母妃絕不會與舅父於私下議論已故的先皇后。”
說到這裡,大皇子的語氣變得輕緩且哀傷,道他小的時候,曾經不能理解,自己的父皇為何只掛念已經故去的先皇后,卻從不肯看他和他的母妃一眼,不免心中生出抱怨。
每當那時,他母妃王貴妃都會告誡他。他父皇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好男人,才會如此思念自己過世的妻子,並讓他體諒父皇的心情,並時刻謹記,先皇后乃是他的母后,必須心存敬重之意,不可忘懷。
如此通情達理的女子,怎麼可能會因心生嫉妒,謀害一國的皇后。
說到最後,大皇子不忘提醒軒轅帝,先皇后過世之時,他母妃王貴妃才年芳八歲。
一個八歲的小女孩,怎麼可能會思慕一國之君。王氏一族,更沒有可能,為了一個八歲的女孩子,謀害一國之母。
且又有誰能未卜先知的提前知曉,軒轅帝會緬懷先皇后整整十年,才廣納後宮。
若是,軒轅帝在先皇后去世三年之後就開始充盈後宮,那王貴妃當時只有十一歲,年齡幼小,根本就沒有入宮為妃的資格。
一直安靜聽著大皇子哭訴的軒轅帝,表情變了又變,眼神複雜的看著大皇子。
“即使你母妃不入宮,王氏一族也會選適齡女子入宮。你母妃王氏,只是生得適逢其時而已。”
軒轅帝不帶感情的言語,深深地刺痛了大皇子的心,流進嘴裡的淚水,苦澀得令他從心底往外泛酸。
“人人皆道先皇后寬厚仁慈,蕙質蘭心,是全天下獨一無二的奇女子。父皇與先皇后鶼鰈情深,至今難以忘懷,兒臣能夠理解。但是父皇對待十九皇叔,為何也要勝於兒臣,難不成,十九皇叔他真的如外界傳言那般,乃是父皇的......”
剩下大逆不道的話,大皇子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剛剛聽了卞公公講了傳聞的軒轅帝,自然知曉他要什麼,不由得一下子沉下臉。
“所以,你就因為一個不像話的無稽傳言,擄走了你十九皇叔?”
“兒臣在父皇心中,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為什麼到了現在,父皇還在懷疑兒臣?”
“朕就問你,有沒有做過?”
“父皇希望兒臣承認嗎?若是如此,那就是兒臣做的。”
“不要打太極,朕在最後問你一遍,你十九皇叔在哪裡?”
“兒臣不知道。”
“啪”的一聲,軒轅帝再次狠狠抽了大皇子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