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是那句話,沈三通不只是代表自己,他如今從行業,再到政策層級,匯聚了非常強大的力量。
陳澈希在微博點名炮轟張偉評:“你張偉評當年來《赤壁》劇組求助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忘恩負義,背後煽風點火,小人一個!”
《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的時候,張偉評好話說盡,在好萊塢面前裝孫子,海外發行方面被絞殺,最後跑到沈三通面前求助。
沈三通幫忙支招,才挽回了一部分損失。
張偉評當然不會承認,陳澈希甩出了當年的探班簽到記錄,張偉評的名字簽在了上面,時間日期都對得上。
《赤壁》拍攝都好些年了,這個事陳澈希沒親歷,她是聽沈三通說過,好在三通娛樂這方面資料儲存的很好。
《赤壁》專案,沈三通想要做成一個模板,劇組記錄非常詳細。
當年的實習學生,紛紛出來證實了此事。
這些實習學生有些進了三通娛樂,也有些不幹這行,或者回老家。
沒有利益牽扯,可信度高。
甚至有人找到了當年的實習筆記。
陳導名也出來說話,是他求著沈三通幫一把,他和張一謀老交情,看的是張一謀的面子。
涵蓋行業內外,從臺前到幕後,如此多人進行交叉驗證。
不管是當年的劇組記錄,還是各方面參與人,全部證實了這一點。
怎麼說呢,不扒不知道,扒的越多,沈三通含金量越高。
古裝大片在海外遭遇圍剿,是沈三通背後奔走,事成之後深藏功與名,並不居功。
這麼多年了,要不是因為這次衝突,很多人可能永遠不知道。
沈三通做的事多著呢。
《赤壁》不只是簡單的電影專案,揹負著拯救歷史題材的希望,至少留下火種,劇組上下有使命感。
更多沈三透過去工作細節爆出來,例如沈導劇組非常規範,不允許潛規則,也不能劇組夫妻,要求高,收入也高,是做事業的。
有網友在下面直接問了,不潛規則,不搞劇組夫妻,不是基本要求嗎?
爆料的笑而不語,因為他還在圈子裡工作。
倒是有些轉行的人,給網友科普了一番,這個圈子情況。
行業裡的“正常”風氣是上市圈錢、去電影化、潛規則、打壓同行。
選角床上選,劇本酒桌上定,不算誇張,基本就是事實。
電影圈裡,三通娛樂和光鮮作風比較好。
這種事不只是個人風氣,還有專案運作邏輯。
大陸這邊受港圈影響很深,港圈電影有個特點,明星第一,劇本可以現寫,有明星就有人投資。
到了大陸,做了一定本土化,但影視專案依然是圍繞著導演或者明星、投資人。
這種運作模式,必然導致圈子文化,只要得到專案控制人的青睞,劇本可以現改。
沈三通不算好人,但是對比同行,沈三通要成聖了。
有個網友隨手發了一句:“沈三通你快回來!”
立刻引發了幾百萬的轉發,非常恐怖。
陳澈希站出來炮轟張偉評後,意味著“禁口令”消失。
“倒沈”勢力的黑料,可謂是越扒越有。
大陸這邊藝術學院裡,自產自銷現象嚴重,從獎項評選,再到每年招收。
藝校老師一邊負責招生,一邊在外面辦培訓班,不是新鮮事。
乾脆把每年招生當做選妃,這樣的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