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行動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武警救援部隊。
在冰天雪地當中手持鐵鑿,他們幾乎用人力敲開了被凍實的路面。
有的戰士為了效率將手套取下,不畏嚴寒,用血肉之軀去開闢救災通道。
隨著萬眾一心的救災努力,雪災終於在1月末得到了改善。
道路重新開放,機場和火車站也投入運營,保障了春運工作。
沈三通前世就是搞基建的,對救災中的故事陌生,但對之後的基建應對很清楚。
這場大雪帶來了災難,但更是敲響了一記警鐘。
雖然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大雪的機率較低,但也應該拿出充分的準備,以免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基礎設施(電纜,水管)設計之初,沒有針對可能發生的大雪極端天氣進行防護。
所以在雪災當中,才會出現大量的斷電和停水事件。
正因如此,隨後化身成了“基建狂魔”,對全國各地區的基礎設施進行了重新的建設和翻修。
以求應對可能到來的任何災難。
國家電網在災情之後立刻展開了新一輪的技術開發,將更耐凍、更堅固的電纜投入到了使用當中。
19年,更是製作了全球第1臺特高壓電交流線路,最大程度保障全國人民的電力使用需求。
為了緩解春運帶來的壓力,更是加大了鐵路運輸方面的開發,將大批次的高鐵投入了使用,成為了世界第一的高鐵大國。
除此之外,氣象監控局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災害預估能力。
發射了大量的氣象衛星。
沈三通有前後眼,才感覺到其中偉大。
每一個民族誰都會遇到災難,都會越到低谷,關鍵能否走出來。
後世各種曲解東大歷史,唸叨不斷重複,聽了個“週期律”這個詞,就拿來顯眼。
事實上,全世界絕大部分民族,沒有周期律一說。
先有過二百多年三百多年的基本和平時期,再談週期律吧。
整個西方世界,也就是二戰之後核武器出現,第一波先死精英,才有了長時間的和平。
東大之外的人談週期律,就像是太監談逛窯子。
說的熱火朝天,一看沒用。
原版《囧途》不知道這麼回事,雪災為背景,沒有刻畫這方面的鏡頭。
沈三通坐在監視器後面觀看畫面。
這部戲他採用的是數字拍攝,數字拍攝距離膠片還有點差距,但是已經不大。
國內一些導演,還在排斥,沈三通先用上了,使用才能快速迭代。
這場戲在電影末端。
電影時間線大年初一。
經歷過一系列雞飛狗跳的事情,年三十一塊在野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