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下來的諸多報道中一眼就看到了這個。
過於吸睛,繁體字,港島那邊的媒體。
言之鑿鑿沈三通和冰雪傳奇在包房大幹一場。
“胡說八道。”
沈三通怒了,還沒吃到呢,血口噴人。
港島那邊的媒體不光簡單的亂寫編排,還帶著惡意。
超市一部戲證明了內地團隊,沈三通新專案看架勢依然是內地團隊。
兩個專案,如果再成功,那之前營造的非港星不可的刻板印象,會遭受難以想象的衝擊。
港島媒體和港島娛樂公司之間的關係千絲萬縷,任何能踩沈三通一角的機會都會毫不猶豫的給一下。
內地小報也好不到哪裡去。
標題也是擦邊,如坐了四個小時都說很激烈。
內容,倒是挺正常。
沈三通和李兵兵姐妹相約一傢俬房菜,雙方隨行人員在外面,三人進了包房,下午六點多直到十點多離開。
和李兵兵姐妹坐了四個小時,聊得很激烈,相談正歡,離開的時候雙方依依惜別。
比較正規的媒體報道上還算靠譜,聚焦專案合作的可能性。
商業大導和內地一線女星,雙方的聚會,還帶著團隊,很明顯是商務方面。
結合公司簽約儀式上,沈三通證實了新戲和超市續集的訊息,這次合作不出意外就是圍繞這兩個專案。
“門房專案整理一下,留檔後,編劇組進行擴招,轉向《屠屠公寓》《恐怖遊輪》《忌日快樂》三部戲劇本編寫。”
沈三通打算把劇本先寫出來,做好備案。
不光是國內,國外也申請著作版權。
包括打算等等的《人在囧途》,也申請了版權,花不了多少錢,但是真有事能省很多心。
“可以先拍一兩部短片,華龍承諾的員工培訓我們要用好,把技術積累起來。”
沈三通很關注電影數字技術,這方面是未來趨勢。
目前國內有基礎,主要是把人用起來。
電影技術公司和電影行業的臺前幕後一樣,不是沒有能力的人,而是沒有機會。
國內一些大專案習慣找港島的公司,或者找韓國、找美國的公司來做,不願意找大陸的公司做。
只要有專案、有資金,大陸一樣可以做的很好。
沈三通要用自己的新戲加上石頭,把數字技術做到國內前列水平。
可能後期時間會長一點,但總要開始。
專注於國內市場,和逐水草而居的不一樣,要有培養市場的意識。
他的電影製作基本自己投資,也沒有用境外特效公司拉高預算做賬的需要。
就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