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他媽什麼玩意?”
接下來的一週,各大唱片公司瞠目結舌的看著《小酒窩》開始屠榜。
《小酒窩》以極快的速度爆火,從網路火到了線下。
業內人士紛紛打聽訊息,這是誰的操作手筆,操作太嫻熟了。
沒想到問了一圈,不是業內人。
第一反應就是冒出來的傻帽網路歌手。
這首歌有大爆的趨勢,作為專輯主打,賣個幾十萬唱片不成問題,直接拿出來免費放掉。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這樣的傻叉歌手一個接著一個,讓唱片行業高管集體無語。
這都是錢,都是錢!
也有一些音樂公司大喜,趕緊搶先註冊歌曲版權。
沒想到,已經版權已經註冊完了。
查了一圈,背後有公司,只是不是唱片行業的。
版權結構還很複雜,首先歌曲版權屬於沈三通個人,他個人授權給了沈三通個人工作室,然後個人工作室授權給了深海娛樂。
深海娛樂隸屬於三通娛樂旗下。
......
10月28日。
“抹黑開始了,《小酒窩》成了網路歌曲?”沈三通看到手下彙報的訊息,不是很驚訝。
這個時代,沒有唱片公司背書的歌手,就是散修,無法飛昇。
紅了也是大逆不道,風評非常差。
明年開始唱片行業就逐步崩解。
再以後才是屬於個人創作者的時代。
好歌的出現,逐步去公司化,呈現的是分散式,不再是唱片公司主導。
電腦端的網路歌手,再到手機端的網路歌手。
等到了短影片的時候,慢慢會丟掉對於網路歌手的歧視。
說來說去,不過是定義權的問題。
當90後長大,許山高風評自然會變好。
80後90後看不慣抖音神曲,和70後看不慣奶茶倫,80後看不慣許三高這樣的網路歌手一樣。
對於被主流唱片公司打壓,沈三通早有應對策略。
“《正義之道》和《小酒窩》的彩鈴下載那麼高嗎?”
看了另外一張報表,沈三通挺驚訝,彩鈴真是太賺錢。
沈三通選擇SP合作的時候,第一要求就是不用對方的音樂點播資料,而是以運營商資料為準。
不管承不承認,幾大運營商有些時候流氓一點,但絕對有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