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哥,這件事不是你的錯,你不必自責難過。”夏侯霜明白蕭欣榮心中的痛,太皇太后在不慈也是他的親生之母,母子二人落到這等地步實在是讓人惋惜。
“我明白,但終究心中不甘,為何都是她的孩子,這麼區別對待。”
蕭欣榮想起年幼時,母后看到大哥和二哥格外的親暱,但對自己總是冷冰冰的斥責,那怕為了討她歡喜努力做她喜歡的事,也是換不回母后一張笑臉。
“世上人萬千,有些母親為了孩子甘願犧牲,也會有人刻薄自私只為一己之力,太皇太后過於偏袒了。”
何止是偏袒,母后如今恐怕是恨不得要了自己的命!
罷了,今世的母子情分也只是如此了。
宮中發生的事很快傳開,眾多臣子都在吃驚,不知太皇太后所為何事居然惹的醇親王如此大怒,已病如膏肓之人還受此折辱。
早朝時,眾人都在期待醇親王能有一個說法,蕭欣榮不願背上不孝之名,決定將聖旨的事說出。
當先皇的聖旨在眾人手中傳閱後,眾臣面面相噓,實在是不敢相信這事是出自太皇太后之手。
論血脈,醇親王是太皇太后親子,皇位若是傳給醇親王豈不是更加的名正言順,偏偏太皇太后將聖旨改動皇位傳給太孫,如今景元帝死去,太皇太后被奪了封號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至於王閣老一聽聞是太皇太后的幫兇,更是無一人為其求饒。
此事過後,朝中大臣又勸其登基,此前曾有大臣幾次上書懇請蕭欣榮登基,都被他回絕,經過這次事後,蕭欣榮終於同意。
選定吉日,蕭欣榮祭祀皇廟禱告上蒼,改國號為元,號稱元始帝,完成登基大典的元始帝接夏侯霜進宮,冊封夏侯霜為皇后,立蕭英宗為皇子。
就在禮部籌備皇后冊封大典前夕,皇后又傳出喜訊,皇后已經有了月餘的身孕。
元始帝得知訊息後喜出望外,剛登基皇后就被診出喜脈,這個孩子來的真是太是時候了。
坤寧宮內,夏侯霜靜躺在床榻,御醫小心翼翼的叮囑著宮女們注意事項,元始帝進來後眾人忙行禮。
元始帝上前一步制止想要起身的皇后:“皇后有了身孕,好好歇息就是,不用起身。”
宮人們悄聲退下,蕭欣榮等人走完好,拉著夏侯霜的手,腦袋輕輕放在夏侯霜的腹部上聽了一會,說道:“霜兒,你可知道我真的很高興。”
夏侯霜也感到高興,二人能走到今日實屬不易,雖說是登上皇位,但是連年征戰國庫空虛,民生潦倒,這些都需要蕭欣榮處理,這個龍椅坐的壓力實在不小。
前堂和朝中的紛亂讓人倍感無奈,這個孩子的到來讓二人有了片刻的歡喜。
皇后有喜這是大事,但對於一個帝王來說,後宮只有皇后一人顯得格外的寥寂,當下就有臣子上書充盈後宮,蕭欣榮將摺子留中不置與否。
夏侯霜聽到訊息,對她來說這些事早晚都會發生,不過端看蕭欣榮的態度罷了,當年成親之日立下誓言,今生只有自己一人如今成了九五之尊,夏侯霜就算是想要霸佔著他一人,朝臣們也不會願意。
見蕭欣榮不提起,夏侯霜也避而不問,選秀的呼聲越來越高,這一日蕭欣榮終於在朝堂上難得的發了一通火:“於私皇后恪守謹禮,為朕育有兩子,如今更是有了身孕,為皇家開枝散葉於江山社稷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