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的人和將軍府的人自然不會蠢到讓知府府衙的人發現他們的蹤跡。
等蘇家的人走了以後,他們也就悄悄離開了。
季家派人去季昭璋任職的地方告了假,紀婉儀也沒再有心思管善棚的事,和季父季母一起,在家照顧季昭璋。
季昭璋的身體受傷,很多事物都不能吃,季府的飲食也跟著有所改變。
整個季府近來都變得低調不已。
這讓蘇家非常得意。在他們看來,這是季家自知比不過蘇家的表現!
北邊那條路上死了那麼多人,蘇知府三言兩語就結了案,之後的幾天,也沒有任何人去府衙裡擊鼓鳴冤,蘇大人原本還有些懸著的心就徹底落了下來。
再加上季府又不再搭善棚了,蘇大人最近幾日整個人都喜氣洋洋,飄飄悠悠的。
紀婉儀和季家的人雖然低調行事,但是外頭的事情,他們卻清清楚楚。
現在季昭璋出了事,誰都沒有心思再繼續跟蘇家玩心眼,蘇家人既然喜歡逞能,那就繼續逞能吧。
他們多賒一天糧食,哦不,是飯菜,就會多花一天的錢!
休養了一個多月以後,季昭璋的身體終於康復。
在這期間,因為沒有了季家在一旁,蘇家的善棚伙食再度差了下來。
上回有老百姓因為伙食變差鬧騰起來,之後伙食就立即變得更好,老百姓們被這種現象養大了胃口,再鬧騰起來,膽子也跟著大了很多。
可是,這一回,他們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等他們再次鬧騰起來的時候,蘇家那些在善棚裡幫忙的人已經徹底失去耐性。上頭既然已經對這件事不在意了,他們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很快,那些根本沒搞清楚狀況的老百姓就被打趴在地上,連還手的餘地都沒有。
不僅如此,他們最後還被扣上個擾亂秩序的罪名。
而愛民如子,傳言中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吃得起飯,
就算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的蘇大人,也因為這次騷動而對老百姓們“大失所望”,“一怒之下”,下令取消善棚,不再當冤大頭了。
老百姓們驚魂甫定,叫苦不迭。
在吃不上飯的時候,能有一碗粥、一塊饅頭果腹,他們會非常知足。
可當有了選擇,知道有大好人願意給自己無條件提供飯菜,而且只要鬧一鬧就能吃的更好的時候,敬畏和感激的心理就會大打折扣,甚至會生出別人好吃好喝的供著自己是應該的心理。
蘇大人只顧著跟季家抬槓,根本就沒想到這一點,所以,等取消了善棚以後,他大致估算了一下,發現自己竟然又少了五六百兩銀子。
蘇大人一口悶火憋在心裡,起了一嘴魚眼泡,頭髮也掉了不少。
有將軍府派來的人在,這些隱秘的事情,紀婉儀和季家的人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