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大臣覺得皇帝應該是屬於簡義的,因為諸多皇子中,除了簡鈺之外,就數他和簡單最為優秀,而簡單的性子平淡,對那個位置沒有半點興趣,所以朝臣們自然早就將簡單的名字從奪嫡這件事情中劃開了。
而上次皇帝遇刺的事情,皇帝雖然將這件事情瞞下了大半,但是還是否有不少的大臣知曉了些許風聲,畢竟的皇帝在處置簡鈺和簡義的事情上,皇帝是偏幫著簡義的。
因為有了這分認知,所以當簡義一個月的禁足之期滿了之後,便有不少的大臣去賢王府裡走動,簡義也是個聰明人,知道此時應該避一下嫌,所以對於那些上門求見的大臣,他差心腹將他們的名單記了下來,然後再將他們的名字和官職以及平素的政見列出來。
他將那些大臣們的名字列出來之後,就又在心裡將他們的心思稍一猜測,然後再選出幾個他覺得可用的大臣的名單,再差他的心腹給他們送了回禮。
那些大臣們看到他的這般態度後,心裡也明白他的心思,機敏一些的第二天又到賢王府送上拜貼,這一次簡義卻將他們都見了。
沒有人知道他見那些大臣們都說了些什麼,但是很多人卻又都知道,他這般見那些大臣有他的用意。
因為他的這一番動作,京中原本就有詭譎的氣息頓時又濃郁了許多。
簡義的舉動同時傳到了皇帝和簡鈺的耳中。
皇帝聽到下面的人告訴他情況的時候,疏影正在替他磨墨。
皇帝對疏影之所以敢如此寵愛,不過是因為知道她沒有有孃家可以倚靠,而她又從未起過復國的心思,所以諸多政事,皇帝也並不瞞她。
因為上次皇帝猜疑她的事情,皇帝為安撫她的情緒,將她晉位成貴妃,封號還是麗字,所以如今宮裡的人都稱疏影為麗貴妃。
而皇帝之前並沒有封貴妃,皇后又被廢了,所以如今疏影已經是後宮褚妃中份位最高的。
後宮的妃嬪對於皇帝對疏影如此寵愛頗有怨言,可是偏偏皇帝寵得緊,再加上這一年多來皇帝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後宮的妃嬪有些觸了他的忌諱,直接就打進了冷宮,所以眾妃嬪雖然對這件事情有意見,卻也不敢明言,明面上看到疏影的時候,還得說幾句客氣話,還得再行個禮,畢竟疏影的位份高於她們。
而這些妃嬪中對疏影最不滿的當數玉妃和淑妃。
這兩人明裡暗裡沒少給她使絆子,她都能輕易化解,有好幾回還讓兩人鬧了個灰頭土臉。
因為簡鈺和蘭晴萱的關係,疏影和賢妃近來走得比較近。
自從上次皇帝禁了賢妃的足,而後又解了賢妃的足之後,兩人就又走得近了些。
疏影本是聰明人,正知道皇帝的弱點,再加上她根本就不喜歡皇帝,所以對於皇帝的那些寵愛她很是淡然,沒有一點恃寵而驕的樣子。
她這般冷靜自持的樣子,反倒讓皇帝更加欣賞,在皇帝看來,她和其他的妃嬪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待她也就更加好一些,偏她大部分時侯又都對皇帝用了些小手段,使得皇帝感覺她無比懂事,又知曉分寸,再加上人又長得千嬌百媚,一時間寵冠後宮。
此時疏影聽到線人的回報,她的心裡覺得有些好笑,皇帝可能是因為當年登基的事情,所以如今對他的幾個兒子都防備得緊,上次看起來是維護了簡義,可是在皇帝的心裡,怕是心裡還有一堆的猜疑。
皇帝的面色此時不是太好看,冷聲道:“這逆子當真是無法無天了,這是要結黨營私了嗎在他的眼裡,還有朕這個皇帝存在嗎”
疏影對於這些事情從來都不插嘴,她靜靜地站在那裡繼續磨墨,就好像沒有聽到皇帝的那番話一般。
線人自然也不敢接話,只問道:“皇上,還要盯著賢王府嗎”
“給朕盯緊了。”皇帝冷著聲道:“朕倒想看看這渾帳想要做什麼。”
他這樣說,那便是心裡真的惱著這件事情,也很是忌諱這件事情。
線人退下後,皇帝看了一眼疏影道:“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疏影知道皇帝的話是個坑,因為皇帝是知道她和蘭晴萱的關係不錯,平素不管什麼事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此時她若是對簡義落井下石的話,那麼皇帝必定會對她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