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無起與敖星兩人終於趕到了泰山。
泰山,地處齊國與魯國交界,魯國勢小,依附齊國,得以避禍。
傳聞乃是上個紀元的聖人盤的頭顱所化,拔地而起,大氣磅礴,終日雲山霧繞。
也有傳說上古天庭就處於泰山的上方,泰山就是天柱,一切不可考就。
祭天大典,由來已久,傳自上古時代,之後歷代天子奉行,此乃一個王朝最重要的大事,其中規模、聲勢最大者莫過於封禪。
“看樣子,我們趕上了周天子的祭天大典,不知道老師會不會出現。”敖星指了指下方,此時兩人隱於雲霧之中,觀看著下方。
自古封禪所必需的條件: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由天子親自主持,來答謝上天,因為天子是上天在世俗的代言人。
當然,也有例外,就是一個王朝出現天災人禍之時,就如這次群星移位,周王室統治出現危機。
此時,一切準備就緒,周天子親率百官從下面的平臺走到上面的平臺,一步三拜,百官三跪九叩。
最後天子跪在牌位前,獻上玉帛。
“旻天在上,我以涼德,纘承大統,意欲效仿上天,沿祖宗之舊。不束臣民,使其自得。然人心思變,土地兼併,諸侯並起,屢屢逆我顏行,其何以堪!今天降異象,人心浮動,日益加劇,我無力奈何,恐祖宗基業廢棄,上天威嚴有損,故率百官請示,望天垂憐!”
言罷,諸多貢品送入火爐焚燒,長跪不起,等待上天回應。
“真的會得到上天的回應嗎?”無起此時也在默默關注著祭天大典,並沒有看出有什麼奇異,修行之人本是逆天而行,奪天地造化成就己身。
周王朝的統治理念他也知道一二,試圖效仿上天,任由諸侯百姓自由發展,不加以約束,高高在上,世間由於統治積累的種種積怨俱不加身,如此長久。
然而,也由於太過放縱,導致天子勢微,諸侯鼎盛,世人只知諸侯,而不知天子。
其實,這也是必然,一切權威都建立在力量之上,周王室沒有絕對的力量鎮壓,其統治必然風雨飄搖。
理念是理念,力量是力量,定鼎江山的永遠都是力量,理念只適用於一段歲月,因為人心是不斷變化的,永遠沒有定數。
“我也不清楚上天是否回應,看樣子這天子驕是打算長跪不起了。”敖星漫不經心的道。
她似乎是在看戲,世俗王朝的紛爭不關她的事,沒有絲毫立場。
突然,滾滾烏雲席捲長空,天地一下陷入昏暗,飛沙走石,煙霧瀰漫,衛隊、士兵以及眾多大臣全部東倒西歪。
“嘎嘎嘎!上天?好大的威風!是誰給你的膽量,憑一個後輩,竟也敢自封上天?”一聲怪叫乍響,宛如平地驚雷。
只見半空之中,一朵黑蓮慢慢浮現,彷彿墨汁澆灌而成,懾人魂魄,聲音就是從中傳出。
“這是什麼人?光是言語就有這麼大的聲勢?一看此人就屬妖魔一流,修為絕巔,無法無天!”
敖星驚呼,同時帶著無起避開此地,停留在泰山的一個角落觀望。
這個時候,一些身影也都暴露出來,連連閃躲,亡命後退,似是諸侯國的人,在此處隱藏,窺視祭天的動靜。
“祭天怎麼還召喚來了妖魔?這麼強大,恐怕是諸國全部的修士加在一起也會被揮手之間屠滅個乾淨吧!”群修心頭不斷計較,懼意更甚。
“沒錯!我禪教也覺得這上天的名頭過了!”又一個聲音響徹天地。
這是一名中年道士,頭挽雙髻,身穿道袍,面有微須,揹負雙劍,踏雲而來。
此人出場,仙音瀰漫,大道飄香,虛空中的黑雲慢慢散去,天地恢復清明。
“道兄可是廣成子?上古闡教十二金仙之首?”那座黑蓮上抖出一道淺淺的影子,隱約可見猙獰的面孔,正聲問道。
“正是本道,想必閣下就是冥河老祖座下大梵天吧!看來南瞻部洲的封印已開。”廣成子眼中精芒一閃,就道出了那黑蓮主人的根腳。
“道兄卻是獨具慧眼,今日前來,想必也和我目的一樣,來探一探旻天虛實。”大梵天道。
“正該如此,當年我師與諸位師叔隕落,被陽天竊取造化,其傳人炎天更是封印我等若干歲月,前些時日,若不是封印驟然失去鎮壓,被神秘人物所破,豈不是要遺恨千古。”廣成子沉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