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很意外,也很吃驚的看著年輕面孔的姑娘,“怎麼,夏總對環保專案有興趣?”
“不是我感興趣,我是要提醒你,可以搞這個專案。”
因為她隨便聽了一下,溫總說的那個環保專案,是從國外科學研究室培育出來的一種海藻類植物,起初是小幼苗似的,拉回國內,放在河道里養,配置一段時間,這種植物就漸漸張大,然後順便把汙染的河道也清理乾淨,這個專案可以說的國內目前最需要的。
以商人的敏銳嗅覺,她覺得這個專案真的可以推廣。
而且若是趕在國內還沒開始大興環保產業之前,就開始搞這個產業……
“溫總,你們的這個環保產業,在國內哪些地方開始了?”
“夏總的意思是問,國內有多少家在搞這個專案?”
“對。”
“就我合夥人拿到的這個生物培育種,已經獨家授權給我合夥人了。”
“你合夥人?”
“對!目前是他獨資在搞這個專案,我還在思考中要不要跟他合夥。在生意上啊,很多小專案初期,一個人的資金是完全拿得下的,但還是要找兩個合夥人,為什麼呢?”
夏含薰看著他,“為什麼?”
“抱團嘛。投資這種事,在初期誰也算不準結果是賺還是賠!所以,就會拉幾個合夥,一是風險共當,二是,合夥人之間可以互相彌補自己公司產業的不足。”說到此,溫總也就笑道,“就好比你們今天去商會申請加入會員一樣。其實,加入商會交幾個錢,我相信你們根本不會介意,但加入商會的好處也不少,最起碼,讓你們知道了整個喬縣的人脈網路。做生意,首先得有人脈,得有關係。”
“記住千萬別把商會平臺當是你做生意利益的地盤,凡事水到渠成,沒必要急功近利,大家在一起,也可以互相通一下資訊渠道,市場走向以及投資風險的警示!瞭解當前政策,還可以讓商會幫你們宣傳自家農產品嘛。最後嘛,以咱們商人這種在某些時候本來沒有話語權的集體,一旦加入了商會,很多事情就有了話語權。”
薄輕航溫和淡定的點頭。
“照你這麼說,溫總,我建議你趕緊回去跟你合夥人一起搞這個環保專案吧。”
“夏總的意思是,這個可以做?”
“當然啦,上天一向不會虧待吃螃蟹的人。”
溫總頷首,覺得這姑娘並不像在之前看到的那麼輕慢。
而是很精明的。
尤其是,他總有一種錯覺,以他這些年在溫州見過的不少年輕創二代們,大都年紀輕輕,而且一個比一個精明會做生意,他就一點不敢看輕眼前這姑娘。
更何況,這姑娘還是開著2000萬的賓利在喬縣大街上閒逛的小主。
無論如何,這個朋友,他必須交定了。
最後,雙方互留了手機號,互相邀請了對方去自己公司參觀。
夏含薰還盛情邀請了溫總有空了去薔薇村玩兒。
回到村裡,夏含薰很快就把這事給拋到了腦後。
尤其是工廠機器除錯完畢,所有工作完畢交工之後,又迎來了大棚種植基地出第一批蔬菜,又不湊巧的趕上薄輕航要回城開學,夏含薰便是忙得暈頭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