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安然沒有回到雝州,他隨意地登陸,根本沒有去考慮這是哪兒。
一上岸他就知道了這兒是瀚州,而且到了瀚州的平波城。
榮安然知道平波城,這可是一個繁華的大城,但沒有來過:聽說這兒的小吃非常有名,應該去好好品嚐一下了!
一想到這裡,榮安然突然食指大動。
還是晚上吧,去大飯店一點兒意思都沒有,現在交通那麼方便,大飯店現在集全國美食,就是吃不到當地風味,全都早已經串味了;想品嚐真正的當地小吃,應該晚上去夜市、去小吃一條街。
那我現在去哪兒呢?
在雝州,榮安然沒有碰到任何事,但沒想一到瀚州,就碰到一件讓他糾結的事。
市內中心公園門口,一個衣著光鮮的老人,躺在地上,身邊還倒著兩根柺杖,周圍圍了很多人,嘴裡還在叫著:“你們別多管閒事,我不要叫120,誰叫了誰去付錢。”
榮安然也好奇地走上前去:“怎麼回事?”
榮安然覺得非常奇怪,華夏社會風氣沒有這麼差呀,為什麼一個老人躺在地上,邊上的人只看不幫?就算老人不願意,但他肯定需要幫助,說不定他精神不太正常!
“他在怪兒子不孝!”榮安然邊上,三十左右的一個男子回答道。
“大哥,說說唄!”
榮安然的口氣,讓邊上的這個男子感覺到奇怪:這小子不是弱智吧?這麼大了,口氣怎麼象個小孩子?
好在榮安然本來就有親和力,而且長得特俊。
“我知道他,他與我住在同一小區!”男子回答道。
“別看他一臉老相,但他還不到六十歲呢。”
“兒子在中州辦了一個大公司,日進斗金……”
“怎麼?他的兒子不給錢?”榮安然問!
“怎麼會呢,他的兒子也算是孝順的了,給他買了一套很大的房子,還給他買了一輛好呀車;因為家裡還有爺爺奶奶,兒子還專門給他顧了保姆,還給家裡請了專門的保健醫生!”
“那他怎麼會……”
“他年青的時候,很會賺錢,為了賺錢,他把兒子扔給了他父母,自己夫妻二人,經常幾年不回家。”
“不過,因為有錢,他父母孩子的生活同樣很好。”
“現在他的父母老了,三個月前,他為了顯擺兒子給他買的好車,不守交通規則,出了車禍,斷了一隻腳,老婆也因為他斷了胳膊。”
“本來家裡父母行動不便,老婆不能家務……”
“不是給他請了保姆了嗎?”
“他給辭了,說不如意,非要兒子兒媳回家照顧,還說只要兒子回來,吃糠咽菜都心甘情願……他這樣做,是有意給他兒子臉上抹黑,逼兒子回來!可他的孫子在中州上學,怎麼回來?”
“哦--”榮安然明白了:感情他已經想通了金錢不是萬能的道理……
“謝謝大哥!”
榮安然計劃是來懸壺濟世的,這種事情,沒有在他的計劃之列。
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不行,我不能不管,也許,這事有助於自己對生活的理解,為什麼不拿出來與你分享呢?就算別人嗤之以鼻又怎麼樣?正好與人交流驗證。”
三人行,必有我師,就算他們不是修者,但修心的方法是一樣的。
再說了,魯迅先生為什麼棄醫從文?也許,解開人的心結,與解除人的病痛一樣,同樣會功德無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