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
榮志豪畢竟不是常人,很快,他就從心中的悲傷中解脫出來。
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雖然假借了古修真理論,但一切開始之時,都不是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嗎?
既然開始可以想象,為什麼安然爆丹後,就不能再想象一遍呢?難道真的象有的小說的想象的那樣,爆丹後就不能修練了嗎?
“不可能!”榮志豪突然站了起來……
“爸爸……”
“走,兒子,我們出去走走!”看著迷茫的兒子,榮志豪恢復了以往的從容。
他知道,憎恨是心結,迷茫是心結,懷疑、失望全是心結;解開心結,最好是無拘無束--心的無拘無束。
要做到心的無拘無束,最好是先有環境的無拘無束;而最讓人感覺到無拘無束的地方,就是大海:“走,兒子,我們去海濱公園!”
與榮志豪一樣,榮安然也讀過太多的書籍,看過太多的小說,特別是爆丹前父親不在身邊的時候。
他當然從小說裡看到過:爆丹後,一切都廢了,修真的路,從此前路斷絕。
讀過同樣多的書,知道同樣多的事,但因為經歷、閱歷、經驗的不同,想法就會盡然相同。
因為修真中,許多事件的發生,都與小說上一樣,榮安然當然相信了小說裡的描寫。
但榮志豪不同,他更知道,寫小說的人,應該都不會修真,他們的理論,都是收集上古遺留下來的修真理論,再結合自己的想象寫出來的,而自己的修真理論雖然同樣假借了上古修真理論,卻是邊想象,邊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也就是說,別人把古修真理論,當成是一段神話,幾個故事,而榮志豪,從一開始,就把這種理論,當成事實的存在。
然而,榮安然太小,他的閱歷也太少,因此,常常把小說中的描寫,大多當成了真的,但榮志豪卻沒有,他看小說,並不是相信了小說家的理論,而僅僅是假借,希望從他們的五花八門的想象與理解上,偶而地點醒自己的“悟”。
所以,在榮志豪的腦子裡,只是驚歎小說家的想象奇才,而不去想他們的理論是不是正確的,正確與否,只是拿自己的理解去對照,在發現與自己理解相同的地方,而又沒有償試過,那就去償試著修煉。
因此,他相信,兒子的爆丹,並不是小說上所說的無可救藥。
不管他的想法正確與否,這種想法對兒子來說,最起碼是一種希望--人本來就是在希望中活著的,沒有了希望,人會活得很累,他不要兒子活得累。
“不怕……”來到海濱公園,榮志豪領著兒子,在沙灘盡頭一起爬上一塊碩大的岩石。
“你可以試試吸氣。”榮志豪鼓勵著兒子。
“不……不!”榮安然趕忙搖頭,眼睛裡,透出絕望與恐懼,連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安然,你出事的那些天,知道爸爸見到誰了嗎?”榮志豪知道怎麼與孩子說話:“他叫富原平,你猜猜,他是什麼身份?”
見兒子還是沒有興趣,榮志豪又道:“他是來到我的神識海與我相見的!”
“神識海?你是說,你們在你的神識海里相見?”
天方夜譚,肯定是天方夜譚!
榮安然雖然是個修者,也擁有了超出常人的能力,但他還是不敢相信有人能進入神識海與人交流。
“是的,他是大尊,是貢晁逸尊主的徒弟!”榮志豪理解兒子,所以,他沒有讓兒子費神去猜,直接說了出來:“他叫我‘師叔’!”
“師叔?”榮安然驚訝地跳了起來:“爸爸,你說他叫你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