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玉罄,祥雲仙鶴,俗世仙境緩緩鋪開,一位鶴髮童顏,兩縷鬢毛垂於耳前,目送慈祥的老嫗從霧靄群山中走出。
群山外,萬靈寂聲。
老嫗手中忽現一卷黃石天書,長十米,下有祥雲請託,宏音自九天而奏,流傳百里。
“今有大夏南離一脈,奉行仙道,塵世有緣者,可涉千山而來,山門鑑此三年。”
飄渺不知處,清源聽到黃石天音,心中略有所動。
“徒兒。”忽然,長年未聽到的師尊傳音入微。
清源恭身應道:“弟子在。”
“且去東勝神洲,東土之地,替我收一門徒。”
清源稍有遲疑:“師伯前番曾讓弟子隔三日為妙靈師妹檢查功課進度,怕無法抽身。”
“無妨,你去一線峰找通明長老借兩道徹地金光符,三日內趕回即可。”
“謹遵師命。”清源擺手,許久之後,推開外門,朝一線峰而去。
一線峰擎天而立,論山高是門內之最,只是其上罡風晦氣過盛,算不得什麼洞天福地。
門內大神通者便用法力將其雕琢成了百層山閣。
遙遙望去,逾止百層,層中人員進出,駕鶴乘雲。
清源之行在其第九閣,閣內主事者正是通明長老。
雲煙霧繞,各排玲瓏棋架之間陳列著世所罕見的珍品。
有蘊含神通的諸般武器,也有神思奇想的妙用符籙,大多以靈石定價。
閣內,通明長老頗為愜意地半躺在用材不凡的竹椅之上,微微晃著那肚容驚人的身體,橫看成圓側成球。
“如此說來,你老師也告知了我。”通明長老中氣十足中帶著些微的滑膩嗓音響了起來,“徹地金光符,那是地煞品階的符籙,你去地字二號自取。”
清源走到那排符籙所在,天地蒼茫,玄黃其色。
伸手握住兩張在諸多靈符之中露出明黃之色的徹地金光,朝那位通明長老道謝:“多謝長老,清源告退。”
待得無人良久,通明方才睜眼微笑:“這般眼力,這般機靈,這般心性……”
末了,還加上了一句。
“這般天資。”
……
人間不與仙人居,是因為紅塵滾滾,仙人蒙了塵,那也就是個人,還不一定是個什麼人。
在那東勝神洲,東土之外,一片茂林,林外北山腳,有一茅廬。
松木柱,青茅頂,頂下厚實,滲水少有,屋外接一水井,井邊圍一木柵。
此外無物。
“先生,先生!”突然門外慌張之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