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公著最終還是答應了趙煦的要求。
開制科!
他無法拒絕。
因為,在大宋開制舉,屬於天子的權力。
作為宰相,他只有配合的義務。
何況,天子還是以‘司馬溫公臨終懇切之言’的名義,欲開制舉以求人才。
就是……
呂公著總感覺,明年的科舉和制舉,都要出亂子。
“唉!”這位宰相回到家後,就忍不住嘆息起來:“儒家從此多事矣!”
他如何看不出,當今天子的意圖?
就是要扶持沈括和其所提倡的‘格物致知’一道。
並將相關的人才,提拔到朝中,去掌握一些關鍵位置。
然而……
沈括和他的‘格物致知’,只求器卻不求道。
至少,現在沒有看到,沈括在道德、綱常方面,有什麼表述。
所謂‘格物致知’,在不少人看來,其實就是罪官(沈括)帶著一群雜流出身的下吏、工匠、伎術官們,玩弄奇技淫巧之術以求倖進而已。
本來,只要他們圈地自萌。
也不會有人去管他們。
可如今,他們若是出來爭的話……
呂公著知道,這注定是一場風波!
主流各派,沒有一個會眼睜睜的看著,沈括和他的‘格物致知’崛起的。
“大人……”呂公著正煩惱著,他的長孫呂好問,便躡手躡腳的來到他面前,拜道:“方才君從先生派人來送拜帖,言是明日欲到府拜謁大人……”
呂公著回過神來:“君從進京了?”
“是……聽說是昨日抵京,已先拜謁了太師……”
君從,就是席汝言的表字。
當年洛陽耆英會十三耆老之一。
也是舊黨中的骨幹,其致仕前雖然官職不高,但交遊廣闊。
無論是王拱辰、富弼還是文彥博、韓琦,都與他相熟。
呂公著微微靠到椅背上,眯起眼睛來,他忽地想起了一個事情。
便對呂好問道:“舜徒啊……”
“汝可聽說過,君從當年的一樁故事?”
呂好問好奇的看向祖父,他不懂,祖父為何問他這個?
但他還是乖巧的道:“乞大人教誨!”
呂公著笑了笑,道:“熙寧時,君從在朝為官,某日先帝命君從提舉某事……君從慨然拒詔,答曰:此非國朝善待儒臣之制也!”
呂好問聽著,滿臉疑惑,不懂祖父為何與他說這個事情。
呂公著看著自己的長孫,道:“舜徒啊……風雨欲來矣!”
呂公著仕宦數十年,他可太清楚,朝中上下,無論新黨還是舊黨內部,都充斥著很多類似當年的席汝言一般,自矜地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