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斧揹著厚重的行囊,走在南燻門外的安節坊與貞義坊之間的這條逼仄狹窄的街巷中。
在熙河兩年,使他的體型,越發的魁梧粗壯。
身高五尺八寸有餘(180CM左右)的他,體重現在達到了兩百四十五斤(宋斤,換算成現代,約是150KG)。
於是他的身體,直接就霸佔了這條巷子起碼三分之二的空間。
遠遠的看著,幾乎就和寺廟壁畫上的那些歷代名將一般。
沒走多久,王大斧迎頭遇到了七八個穿著褐衣,打著赤膊,正在說說笑笑的年輕人。
這些人看到王大斧,都有些發愣。
實在是王大斧的體格,太過魁梧粗壯!
在王大斧面前,這些人就好似是孩子一樣。
當他們發覺王大斧看向他們的時候,他們趕緊低頭,不敢和王大斧對視。
沒辦法!
在這中古時代,類似王大斧這樣的體型的男子,有且只有一個地方能出現——邊郡的邊軍!
而且,只會出現在一個階級中——將校!
且必須是大使臣以上的將校!
一般人,是既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將自己的體型,長成王大斧這般的。
這需要每天大量攝入高熱量高蛋白的肉食。
同時也需要,每天不間斷的磨礪自身,鍛鍊自身。
缺一不可!
故此,自古以來,寺廟的壁畫以及坊間的門神貼畫上的武將形象,都是高大魁梧粗壯型。
這既是刻板印象,同時也是衝殺在第一線的將官們的需要——體型越魁梧粗壯,個人力量就越強,就能在戰場上,使用更重的武器,拉開更強的弓弦,同時體型越粗壯,給敵人的震懾也就越多!
那些在戰場上吼一嗓子,就讓敵人不敢上前,瞪一眼就叫敵人腿軟的猛將,都是視覺上的怪物。
而王大斧的體型,很明顯就屬於這一掛。
自然的,這些浪蕩子,是不敢和王大斧對視的。
更別說打他的主意。
即使,王大斧揹著一個看著就知道滿滿當當的行囊。
他們也沒那個膽子。
倒是王大斧,看著這些人,目光灼灼,暗自揣測。
因為,這些人都是面生的生人。
王大斧一個都不認識!
過去,經常與他弟弟大槍,一起在這裡廝混的那些人,似乎都已經不在了。
王大斧想起了,他在熙州棉莊裡碰到的郭貴。
“這汴京城曾經的潑皮無賴,還真的都去了登萊……”
“這些人,應該就是其他州郡,新來汴京的吧?”
就是……
王大斧審視著,自己面前的這幾個人。
都是很年輕的青壯!
身體都很健康,看上去也應該有把子力氣。
王大斧瞧著這些人,他的職業病,難免發作了,眼神也帶著些狠厲的神色。
“若是在熙州,俺定將這些遊手好閒的懶漢,統統逮起來,好生教育!”他在心中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