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但凡有人敢給吳安持說好話的,都會被輿論追著打,追著罵。
罵他們還是不是聖人的學生?還有沒有仁義忠恕?
尤其是新黨的那些人,抓著機會,就搶佔道德高地,拿著儒家的仁義忠恕各種鞭笞。
呂公著見著,也是在心中嘆息一聲。
當朝官家,在大多數時候,都是個寬仁天子。
但……
只要有人敢踩到他的痛腳或者碰到他的忌諱,他就會立刻化身為暴君,不講道理的橫衝直撞。
好在,這樣的情況很少出現。
一年也未必會遇到一次。
所以,在大多數時候,大臣們面對的是一個知人善用,寬仁友善,禮賢下士,開明聰慧的少年天子。
歐陽發很不幸,遭遇的就是那個不講道理的官家。
留下些心理陰影,實屬正常。
……
呂公著領著歐陽發兩兄弟,到了內東門下,郭忠孝已在這裡等候了。
“相公來了……”郭忠孝上前行禮,然後看向侷促不安的歐陽發兄弟,拱手問好:“伯和、叔弼,許久未見,可還安好?”
“下官見過郭舍人!”歐陽發趕緊拉著歐陽斐行禮。
寒暄過後,郭忠孝就道:“相公、兩位世兄,請隨某來吧!”
便領著三人,走進內東門中,沿著宮闕的迴廊,向著崇政殿而去。
……
趙煦今天早上起來後,便開始了日常的臨摹字帖。
隨著他的年歲漸長,他寫的字也越發的有了章法。
偶爾還會秀一秀技,寫出一副瘦金體來。
只是,這些瘦金體字帖,在寫完後就全部被他燒掉了。
一則,瘦金體是趙佶那個混賬的發明。
趙煦沒有那麼下作。
二則,趙煦知道,他的職業是皇帝。
而皇帝不能輕易叫人找到自己的喜好、興趣和特長。
一旦被人找到了,那麼,馬屁精就會蜂擁而來。
所以,趙煦一直用著館閣體批示奏疏,並用楷書來寫內降詔書,從不暴露自己在行書、草書、飛白書以及瘦金體上的造詣。
同時,趙煦也利用了這個事情,逆練神功。
即位後,他就刻意的表現出,自己對技術的尊重,以及對數學、幾何、地理甚至是天文的喜好。
果然!
想進步的大臣們,都開始學起了術算、天文、地理。
只為了伴駕的時候,能和趙煦有話題可以說。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皇帝愛數學,宰執們自然就會連夜補課,於是,京中善術算、天文、地理之人,立刻就得到了就業機會——大臣、勳貴、外戚、宗室都開始僱傭擅長術算、天文、地理的人,作為自己的幕僚、門客。
於是,悄然間,大宋的理科人才,得到了充沛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