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學士院?!
官家指派我去翰林學士院實習?還是跟著翰林學士學習?
這……這……
巨大的幸福感,頓時撲面而來,叫他連話都說不出來。
沒辦法,翰林學士院是大宋文人的最高殿堂,號稱瀛洲、詞垣。
翰林學士更是內翰,乃是天子近臣,四入頭之一。
歷代翰林學士,只要不出意外,穩打穩紮的話,最終都能拜授宰執。
叫他去學士院實習,而且是直接跟在一位翰林學士身邊學習!
這……這……可是狀元都沒有的待遇!
甚至可以這麼說,大宋立國以來就從未有過布衣,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哪怕是楊億、晏殊這樣的傳奇人物,也未有過如此高度!
布衣而入學士院,甚至直接跟著一位翰林學士學習。
“學生……學生……”即使宗澤,也難免誠惶誠恐,心緒繁複,語無倫次起來,好在宗澤終究是宗澤,在短暫的慌亂後,他終於恢復了一絲清明:“學生……愧不敢當……乞陛下收回成命!”
還在太學讀書,就直接進學士院?
這要等太學畢業,出官初授差遣,起步得有多高?
怕不是,會超過狀元的初授差遣吧?
若是如此的話,天下震動,輿論紛紛,各方面的攻擊都將隨之而來。
便是宰相之子,也受不住這樣的恩典。
何況是他這樣一個祖上三代都是布衣的小地主之子?
趙煦見著,也是輕笑一聲:“宗生不必如此不安……”
“因為除了宗生,到時候太學還會再薦舉三位上舍生與宗生同入學士院實習……”
“此後,每年都會有四員上舍生進入學士院實習……”
是的!
為了宗澤這碗醋,趙煦才包了這盤餃子!
只是,這種事情不必與宗澤說。
而且,這其實是趙煦想要推動的事情。
太學內部,哪怕如今採用了學分制,施行了上舍生實習制度。
提高了太學生們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
但,依舊是書呆子居多,天天都只知道在太學裡鑽研孔孟的經書。
這怎麼能行?
都給朕捲起來!
都給朕去學其他知識,數學、幾何、錢穀、刑名……都去學!
別天天捧著孔孟的經書了!
所以,在陸佃改革太學的時候,趙煦就已經讓其增加了課外活動的評分比例,以增加和擴充套件太學生們在孔孟之外的涉獵興趣。
但……
成效不大。
畢竟,在大多數年輕人心中,孔孟的經書,才是唯一的解。
沒辦法了,趙煦只能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