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做完此事,向太后就看向趙煦,道:“六哥……”
“兒臣在……”
“六哥既這般看重那太學生,自當好生保護……”向太后悠悠的說道:“須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以賈長沙為鑑!”
向太后讀過史書,自然知道一個年輕人,若驟然得到最高層的賞識、重用。
那麼對他來說,這可能是災禍!
遠有賈誼,近有當年熙寧變法時,先帝所任用的那些年輕大臣們。
包括章惇在內的大部分新黨大臣,個個腦袋上迄今都還貼著‘倖進少年’的標籤。
很多人,都在內外攻擊下,如賈誼般隕落了。
譬如張唐英、候叔獻……
元豐時,向太后就經常聽自己丈夫唸叨‘若張次公在,朕何愁這般’‘使候景仁未死,黃河不為患也!’。
“兒臣明白!”趙煦看著向太后道:“故此,兒臣一直只是命人關注著該生的日常起居,並未直接拔擢!”
“恩!”向太后點頭。
這個孩子,就是聰明!
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教,似乎天生就懂。
想了想,向太后就對趙煦道:“如今,事情既已出了……”
“朝臣們肯定會問……”
“六哥打算怎麼答覆群臣?”
趙煦道:“此事……卻須請母后教之!”
趙煦是很懂的。
在細節上,他總是能想方設法的讓向太后有參與感和成就感。
向太后沉吟片刻後,對趙煦道:“這樣吧……”
“若朝臣們問起來,六哥便說,那太學生有張乖崖之風!”
張乖崖,在民間雖然名聲很大。
但其實際上官職一直不高,官終刑部侍郎、樞密直學士。
連四入頭都沒有做過,死後更是沒有諡號、追贈。
故此,用下一個張乖崖或者‘有張乖崖之風’來評價一個年輕人,並不會為其招來太多敵意。
“恩!”趙煦甜甜的笑著:“就依母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