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則毒打一頓,重則被關進監牢……
所以,李三用家雖然從祖父那一代人開始,就在鄉中做著收菜、送到汴京賣出的營生。
可三代人下來,卻沒攢下些什麼積蓄。
除了一棟夯土的土屋,家裡最值錢的就是李三用趕著的這輛驢車。
這已經算很好的了!
至少,能養活全家!
還能有餘錢,供李三用進學,讓他能識字,能算術,學會掌握各種量器。
這是在汴京賣菜,必須掌握的技能。
但現在……
現在不一樣了!
自從前年,汴京城裡的小官家即位後,情況就慢慢的變了。
李三用在汴京城裡,聽那些說書人講,這是因為‘官家天性仁聖,最是看不得黎庶受苦’、傳說,宮裡面的內臣和女官們,曾和他們的家人們說過這樣的事情——官家在宮中常常會因為想到百姓沒有吃飽,沒有衣服穿,悄悄落淚。
這些事情,李三用不知道真假。
所以,在一開始,李三用每次聽到,說書先生們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是笑笑。
因為,無論說書先生怎麼吹捧。
李三用感受到的東西,一直沒有變過。
每次進京賣菜,胥吏、潑皮、城門……一直都在。
他和他父親一樣,每年辛辛苦苦,起早貪黑,省吃儉用,一年下來,卻剩不了什麼錢。
但,從去年開始,情況開始變了。
先是,官家下詔,徹底裁撤了汴京城內外城門的城門稅。
所有人,無論士農工商,從此出入汴京,不再恐懼稅吏的盤剝。
李三用家的日子,也慢慢好了起來。
去年的時候,年底一算賬,家裡居然結餘了一百多貫!
他高興的,去鄉中的胡屠夫家,稱了幾斤肥肉,和兩個弟弟以及小妹高高興興的過了一個年節。
當時,他喝醉後,高興的和他的弟弟妹妹們說:“官家仁聖,俺們家以後日子能寬鬆起來了!”
“俺打算,把今年賺的錢,拿來蓋個新房子,後年、大後年賺的錢都存起來,留著給阿妹當嫁妝!”
“若有五百貫嫁妝,阿妹興許能嫁一個讀書人呢!”
李三用記得,當時小妹的小臉都羞紅了。
那是他人生中最快活的一天!
然而,這樣的快活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從年後開始,進京的道路,變得坎坷起來。
因為,官府知道他們這些人有錢了。
所以,胃口越來越大。
過去,只要一個稅卡交個一貫甚至幾百文就能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