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是太學生,而且是太學生的首領,如今在太學為太學正。
但從今年開始,他在太學中待的時間就越來越少。
因為他攀上了蔡京的大腿!
準確的說,他不是今年才抱上的蔡京大腿。
早在元豐六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得到了蔡京的賞識——彼時,周邦彥寫出了著名的《汴京賦》。
先帝見之大喜,親自召見於他,還命人在都堂朗誦其所寫的《汴京賦》。
在這個過程中,周邦彥認識了許多人,其中就包括了蔡京。
等到元豐八年,先帝駕崩,新君即位後,因為蔡京進入了新君的核心小圈子,得到了重用。
周邦彥便開始刻意的接近蔡京,蔡京也很喜歡他,經常的接見他,與他聊天。
周邦彥大喜,於是他便經常性的往來開封府。
從去年,天子親臨太學後,執掌太學的陸佃,開始提倡太學生應該多多參與政治,鼓勵太學生中的上舍生,積極到有司官衙觀政。
周邦彥便在今年年初,趁機以觀政的名義,來到了蔡京身邊。
“明府入宮面聖如何?”進了令廳,周邦彥將門窗關起來,然後拱手問道。
蔡京坐下來,喝了口茶,便道:“主上聖哲,已是金口玉言,降下德音指揮,許我便宜行事!”
回想著在宮中的種種,蔡京也是忍不住在內心感慨不已。
少主雖然年紀小,但城府和心思,卻不遜成年的君主,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成年君主更加莫測。
好在,他素來言出必行。
周邦彥聽了,卻是喜道:“恭賀明府!”
“有少主德音為旨,明府便再無後患矣!”
蔡京頷首:“善!”
“美成可依先前部署,緩緩發動!”
蔡京昂起頭,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此番,吾與美成,當盡掃開封府府界沉珂!”
“還開封百姓一個郎朗乾坤!”
“更還千萬良善守法商賈一個公道!”
這樣說著,蔡京豪情萬丈!
他甚至已經在暢想著,此事成功後,萬民稱頌,開封府內外,皆將他比作包孝肅公一般的清官、父母官的場景了!
這讓他飄飄欲仙!
也叫他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他回憶著當年,他全力促成了木蘭坡工程後,天下輿論和百姓們對他的讚美、歌頌。
那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也是他迄今依然在回味著的美好歲月!
周邦彥看著蔡京的模樣,毫不猶豫的納頭就拜:“學生謹遵明府之命!”
他知道的,這個事情只要成了,對他來說,等於保送太學生出官名額,而且可以拿到狀元才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