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孫賜在坊間漸漸有了‘汴京呼保義’的雅名。
六月戊子(初十)。
詔:封揚王顥婦崇國夫人馮氏為希真寂凝大師,賜號:守衝,並賜紫衣。
馮氏在當初趙煦登基後,就被送到了瑤華宮,但一直沒有賜號、賜衣。
這是因為揚王沒有向朝廷提出請求!
所以,這是故意的羞辱!
但馮氏家族可不會任由他人羞辱!
馮氏的祖父,可是真廟時的宰相馮拯。
老馮家如今雖然衰落了,但遺澤仍在。
這一次,就是老馮家發力了,把官司打到了兩宮面前。
太皇太后已不管事,所以做決定的就是向太后。
向太后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叫人意外。
因為,她也是文臣之女,嫁到的皇家。
自然對馮氏這個弟媳婦很同情,所以就有了這個詔書。
此事,只是小事。
甚至都算不得事!
因為,馮氏本來就該享有相應的待遇,是趙顥拖著死活不上表朝廷。
現在,向太后下詔,賜下封號、法號、紫衣,算是名正言順的確立了馮氏在瑤華宮的地位。
賜號之後,揚王趙顥過了兩天才扭扭捏捏的上了謝恩表。
但其世子濟州團練使趙孝騫在朝廷下詔後的當天,就入宮謝恩了。
出宮後,他就直奔瑤華宮,隔著宮牆,給馮氏磕了頭,據說他還發誓,要‘早日接母親出來團聚,享天倫之樂’。
孝心可謂是至誠!
就是,他要怎麼才能‘早日接母親出來團聚,享天倫之樂’呢?
在太皇太后還在世的如今,大抵只有一個可能——揚王顥薨逝!
大孝子啊!
此事傳出去後,聽說在親賢宅裡,發生了父子矛盾。
有人說,世子濟州團練使孝騫被揚王重責。
然而,當揚王想命人將世子捆起來鞭笞的時候。
世子打著‘小杖受,大杖走’的旗號跑到了隔壁的叔叔家,在荊王覠的保護下,才免於被揚王鞭笞的悲劇。
趙煦當然不可能知道親賢宅內的事情,他在聽說了堂兄對母親的孝順之行後,非常感動,於是賜趙孝騫錦緞十匹,同時他憂心嬸嬸在瑤華宮孤苦無依,特旨命瑤華宮提高希真寂凝大師的待遇,直接拔高到最高一檔!
馮氏旋即上表謝恩,表示一定在瑤華宮好好修行!
老趙家內部雞飛狗跳的時候,汴京城中的輿論,在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