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二年五月丙子(25)。
趙煦收到了通見司送來的楊汲乞見劄子。
和楊汲的劄子,一起送進宮的,還有來自登州蘇軾的劄子。
趙煦先看了蘇軾的劄子,看完他就抿起了嘴唇來:“高麗人大約要撐不住了……”
蘇軾的劄子,只說了一件事情——高麗國王王運,遣其大臣,禮部侍郎李資義來朝。
如今,李資義已在本月庚午日(十八)抵達了登州。
並將高麗國書送到了登州官衙。
所以,蘇軾的劄子裡,也附錄了其國書內容的關鍵部分。
很簡單。
高麗人終於低頭了。
此番來使的李資義的使命,就是來請大宋居中說合的。
所以其頭銜是——請和使。
“早幹什麼去了……”趙煦放下蘇軾的劄子,微微搖頭。
早在去年,他就已經在呼籲和平了。
打打殺殺有什麼好的?
大家一起坐下來談一談,減少無辜軍民傷亡不好嗎?
若在開戰之初,高麗人能有這樣的表態,請趙煦出手調停,並滑跪遼人。
這事情大抵還有得談。
但現在嘛…………
遼軍都已經圍了開京多久了?
趙煦記得,大抵是在今年開春後就圍到了現在,已差不多四個月了。
人家十幾萬大軍,吃喝拉撒,都在開京一帶。
花出去的錢,賞賜下去的好處,不知道有多少。
甚至,趙煦還聽說,遼主已經冊封其繼承人,皇太孫、梁王耶律洪基兼任朝鮮國王。
現在,高麗人不想打了,想跪了。
遼人肯收手?
反正,換位思考,趙煦感覺自己是不願意收手的。
再說了……
趙煦嘴角微微翹起來:“汝等上次買甲械和舟船的錢給了嗎?”
雖然說,上次的那些甲械箭矢,本就是三衙庫存裡的破爛,趙煦甚至連修繕都沒有叫人修繕,直接就讓人拉去了登州,然後裝上船交給了高麗在登州等候的人。
可,義天確實答應過,會用黃金白銀精銅這樣的硬通貨支付。
但,這兩個月都快過去了,高麗人卻是無動於衷。
別說黃金白銀了,趙煦連一個銅板都沒有看到!
只能說啊,小國寡民,確實是算計精明!
奈何,就是太精明瞭,所以他們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個多大的機會!
假若他們這次能帶來上次軍售的款項,哪怕只是一半。
那麼,都快掉錢眼裡的趙煦,絕對會立刻讓三衙將庫存裡的舊甲、舊弩,挑一批得用的半賣半送送到高麗去。
三衙那邊,對此是很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