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奢遮的富商,常常會不惜代價,求購香藥。
而常常,他們哪怕再有錢,也難以買到那些珍貴的上等香藥。
結果,錢乙從陳易簡嘴裡得知了,熟藥所在賣各種香藥製品!
陳易簡看著錢乙驚訝的模樣,道:“這正是天子仁聖所在。”
“仲陽久在御前,就沒有發現嗎?”
“官家寢殿之中,如今所燃香藥,皆乃尋常之物……”
“福寧殿內外所用香藥,皆為官家送熟藥所,製為成劑,發賣與人。”
這就是陳易簡欽佩那位少主的地方了。
嘴上說儉樸,誰都會說。
但將御用香藥拿出來,交給熟藥所,製成各種成劑,公開銷售。
所得錢帛則歸翰林院分配,其中一半專款專用,專門用來支付太醫局諸齋教授、教諭以及醫官的俸祿。
另外一半,有七成流入天文局,餘者御書院、圖畫局分之。
錢乙聽著,仔細回憶了一番,然後點點頭,道:“確實!”
他想了起來,那位少主,似乎從慶寧宮開始,就不用珍貴的香藥了。
而是選擇那些廉價、平民的薰香。
其在乎的並非味道,而是健康!
故此,只用中正平和之物。
夏季蚊蟲多的時候,才偶爾加一點能驅蚊的香藥。
“真真是聖天子啊!”錢乙感慨著。
陳易簡卻是開啟了話匣子,與錢乙道:“仲陽可知,如今太醫局內,也已經奉旨,建立了一套位於東司正副使之下的磨勘轉遷之制?”
錢乙嚥了咽口水,拱手道:“敢請官院賜教!”
過去醫官們因為沒有一套和文武官員一樣的中低階磨勘轉遷制度。
所以,只能靠熬,熬到自己能有資格到御前診脈,才有機會因為侍奉帝、後得力,得授一個官身。
但大多數人,是不可能有這個幸運的。
因為,御前診脈,是靠技術和水平嗎?
錯!
靠的是和天家關係的遠近親疏啊!
孫奇父子兄弟數十年,壟斷給帝、後診脈的特權,直到元豐六年孫奇致仕才告結束。
而他錢乙之所以能到慶寧宮給當時還是皇子的當今診脈,也並非因為他有多麼了不起的醫術。
是因為他姓錢——錢繆的錢!
所以,為武賢妃所請,給當時害了急病的皇九子診脈。
靠著救活了皇九子,展現了對小兒疾病的救治能力,得到先帝器重,才得以給當時的延安郡王診脈。
而在這之前,他已在翰林醫官院蹉跎了十幾年。
如今,太醫局建立健全了自己的轉遷磨勘制度,在錢乙看來這甚至比太醫局有醫學生千人還要值得高興!
這意味著,醫官系統開始成熟,能有一個通暢的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