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孟氏,旁惑邪言,陰挾媚道……朕夙夜惻怛,寢食靡寧!難以私恩而屈大義,躬稟兩宮慈訓,奉被玉音,失德若斯,將何以母儀萬邦,上承宗廟?可上皇后冊寶,廢居瑤華宮,賜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賜紫,法名衝真!……稱朕所以始終待遇之意!”
外人只知道,孟氏是蒙冤被廢。
可誰又知道,趙煦內心的憤懣呢?!
那不是一天兩天累積下來的東西。
更非是一日兩日,所沉澱下來的恨意。
所以,趙煦其實是知道,孟氏是被誣陷的——開玩笑,連後宮裡那點事情,他都不知道,還要被矇在鼓裡的話,那他是如何駕馭群臣,將包括章惇、曾布在內的人精,驅策如指使的呢?
但,趙煦坐視了孟氏被誣陷,被冤枉,甚至在孟氏被廢的過程中,悄悄的用了力。
這從廢后詔書內容就能看出來!
完全否定孟氏作為皇后的合法性。
也完全否定了孟氏的個人道德以及賢惠。
就差指著鼻子罵——汝乃禍國殃民之人,不足以母儀天下!
原因?
很簡單。
孟氏是太皇太后選的,而且是違逆了趙煦本人的意思選的。
孟氏這個皇后被冊立,就是太皇太后為了測試趙煦的服從性而做出的政治選擇。
有宋以來,歷代天子大婚,從未有像趙煦上上輩子迎娶孟氏的典禮那麼寒酸、屈辱甚至充滿羞辱性的!
趙煦永遠不會忘記的!
上上輩子,他的大婚日期,被選在了元祐七年的五月十六日。
那時候,他已經成年了。
而且,接受了完全正統的帝王教育。
所以,他如何不知道,五月十六日是個什麼日子?
五月十六,是道家天地交泰和日。
所以,自古夫妻會在這一天分房而睡!
滿朝宰執,能不知道?
但太皇太后力排眾議,就選了這個日子!
就是要選在這一天,舉辦大婚!
就是要踐踏趙煦這個天子的威嚴和顏面!
就是要測試趙煦的服從性!
若說,日子選錯了,可能還是太皇太后因為篤信佛教不懂道家忌諱。
但婚禮當天的詭異現象,就不可以這麼解釋了。
趙煦記得清清楚楚的。
大婚當日,宰執們擺出了自古天子大婚的應有排場。
宰相呂大防親自擔任逢迎使,司徒韓忠彥為副使,太尉蘇頌為發冊使,王巖叟擔任副使,右相蘇轍為告期使,皇叔祖、大宗正趙景宗為副使。
蘇軾為滷薄使,親自為趙煦御駕前導,引領趙煦到太廟祭祖。
排場夠大了吧?
但,就在趙煦出宮時,聖駕隊伍被一支十多輛車的隊伍,直接從中間分開。